安徽党校报

2024年12月31第二十四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立法护航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自律是年轻干部的“护身福”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 作者 程 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庆桐城市考察时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青少年工作各领域、各系统当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独特育人作用。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可以让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与成长过程对接,让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文学艺术。近年来,全省各地做了大量的探索,如淮北市杜集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各校实际开设武术、戏曲、腰鼓、书法等特色社团;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部分县区,为中学生带去剪纸、安徽戏曲文化等课程,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安徽农业大学积极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连续举办八届农耕文化节,开展“美育大讲堂”,成立汉服社等传统文化学生社团15个。下一步,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统战工作中的纽带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包括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共青团做好青年统战工作,要充分挖掘运用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少数民族、港澳台、海外侨胞青少年走进、感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安徽各级团组织持续深化与新疆、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青少年交流工作,扩大皖疆、皖藏青少年书信手拉手、结对子、青少年融情夏令营覆盖面,全省共结对学生1万余人,书信往来2万余次,组织700余名新疆、西藏青少年来皖参加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500多名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青少年来皖实习、交流。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中,通过参观文化场馆、体验传统文化、考察省情等方式,不断增强各族青少年、港澳台青少年、海外侨胞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外事工作中的媒介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审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维方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有益启迪,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价值,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文化精神力量。例如,今年暑假期间,团省委联合省教育厅、省外办等共同开展的“发现皖美之美—‘行知中国·感知安徽’”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活动,通过探寻中华文明悠久脉络、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红色革命遗址等方式,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名同学都被安徽深厚历史底蕴所吸引,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感染。下一步,在开展青年外事工作中,要敢于擦亮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识,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开展对外交往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通过展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外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认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与信任,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作者系第5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二班学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