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9月30第十八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编者按 坚定不移弘扬小岗精神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新提升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安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先锋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安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 作者 芮 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安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自古以来,安徽人杰地灵、学风昌盛、人才辈出,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孕育了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安徽是一片红色热土,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了新四军军部旧址、金寨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锻造了大别山精神等红色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安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在新的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展示徽风皖韵独特魅力的必然要求。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

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工作。在这方面,各级党校责无旁贷,要充分发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独特优势,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注重全媒体生产传播工程建设,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是意识形态工作最难把握的变量。要坚决树立全媒体网络主阵地意识,强化正面传播、主流传播和红色传播,切实守好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

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发展环境,培育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

努力营造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简政放权、优化审批程序,增强文化企业、文化机构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及推广中的自主权。如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各类文化主体的合法权益。完善网络综合治理机制。注重网络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适时开展“江淮净网”行动,加强对网民的网络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培育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实施“江淮文化名家”引育工程,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的合作,大力培养各类文化创新型人才;结合安徽实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文化行业高端人才来皖创业和发展。如设立文化创新人才基金,支持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领域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依托省内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人文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需求

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反馈机制,完善文学、影视、戏曲等文化领域创作奖励激励机制,激励文艺人才努力创造广受群众欢迎的高质量文艺作品,促进安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要进一步下沉,直达基层。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群众点单”等互动式、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稳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比如,亳州市各类博物馆和文化馆,在征集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公益培训、“我在博物馆画文物”等系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喜爱。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推进“文化+”新业态的发展

“文化+产业”。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现代化,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释放文化产业潜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合肥、芜湖、蚌埠等城市为中心,打造多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产品向产业化、规模化、创新化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和技术企业合作,开发跨界融合产品;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现代艺术相结合,开发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科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引擎。安徽有良好的科技基础,特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要激活“文化+科技”动能,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文化+旅游”。通过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既可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附加值,还可以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要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创IP、文旅IP。例如,聚焦“南黄山、北亳州”文旅品牌,将自然风光、徽派建筑、徽剧等特色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打造“黄山+徽州文化”旅游线路;将皖北民俗文化、中医药文化、道家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产品,打造“亳州+淮河文化”旅游线路。“文化+传承”。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工程,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支持年轻人积极参与并传承非遗项目。立足各地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标。比如,亳州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深挖老庄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白酒文化内涵,打造了“天下道源、曹操故里、世界药都、华夏酒城”的城市文化名片。

提升安徽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增强安徽文化影响力

推动安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传播,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大外宣战略,努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安徽故事,不断增强安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框架,推动黄梅戏、宣纸、中医药等特色文化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高质量办好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大黄山全球推广、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等项目,充分展示安徽文化魅力。加大国际文化企业的交流合作力度,在交流合作中注重引进先进的文化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提升安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如,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展览会、博览会,展示并推广安徽文化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更多文化产品“走出去”;与国外文化机构合作,开发文化产品,开展文化交流,不断提升安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作者单位:亳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