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7月15第十三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启示 深刻理解“国之大者”的重要要求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系统观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启示

□ 作者 李文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被马克思喻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称其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书籍”。书中,恩格斯对他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重温这部经典,对于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学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19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但同时又面临着许多错误思潮,如巴枯宁主义、杜林主义、拉萨尔主义的影响与挑战。特别是欧根·杜林先后出版了《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等著作,宣扬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严重误导无产阶级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更直接威胁到刚合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团结统一。为了澄清杜林主义思想的影响,提高各国工人党理论素养,重塑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的本真内涵,恩格斯专门撰文《反杜林论》,并将前三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部分摘编成册,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下简称《发展》)。

在《发展》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因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借助于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学说,恩格斯将自己对于未来社会的思考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结合起来,从总体上理解社会形态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发展序列: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非绝对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有着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从而既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机制与变化规律,又坚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信念。这一科学认识为当时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运动找到了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进而掌握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路径的有力思想武器,也为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南。今天我们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基于我国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形成的有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既要对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进行辨析借鉴,又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学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根本价值取向

科学社会主义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值得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原则。在《发展》中,恩格斯阐述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生产资料变为全社会占有,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也将被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个人消费品,阶级对立和剥削被消灭,阶级差别被消除,国家职能开始转变、国家也走向消亡,人类社会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恩格斯的设想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实现更不是纸上谈兵,是源于坚实的物质经济事实中:即物质经济条件和物质手段。因此,想要实现这一社会图景,一方面,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依靠劳动人民创新致富;另一方面,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追求物质财富,更要追求一种公平、正义与和谐的幸福观。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人民;又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关注人的自身发展,辩证地看待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这是对《发展》中所阐述的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在《发展》一书中,恩格斯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悖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渗入了商品生产者即通过自己产品的交换来实现社会联系的个体生产者的社会。但是,每个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都有一个特点:这里的生产者丧失了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控制。每个人都用自己偶然拥有的生产资料并为自己的特殊的交换需要而各自进行生产。”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经济上表现为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政治上则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日益迫使人民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想要摆脱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的唯一途径只能是通过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这一理论逻辑为中国共产党带领最广大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指引。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由此赋予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开创者、领导者与推动者。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立党兴党强党、救国富国强国的伟大事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只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不断向前推进。首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确保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方向及政策的连续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Ο二Ο年到二Ο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Ο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时间跨度长,必然充满风险挑战。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坚定不移地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更长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其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保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必须要有一个团结统一的党,既能凝聚自身力量,又能激发全国人民的干劲;既能立足于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又能把握“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战略重点,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本文系2023年校(院)创新工程学科基础类项目“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GCXKJC202305】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