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11月15第二十一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人民情怀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走进红旗渠 珍惜人生际遇  不负时代使命 加强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红旗渠

□ 作者 陈伟

第一次听说红旗渠,源于童年的记忆。父亲告诉我,70年代为了学习红旗渠精神,改变家乡缺水现状,响应政府大修水利号召,每家每户都要去“打河坝”,父亲负责挖土方,母亲负责用板车运送土方,几万人劳作在工地,红旗插满了现场。我问你们那时候累吗?不去行不行?父亲斩钉截铁地说,全国都在学习红旗渠,挖了河,蓄了水,我们就能改种稻了,收成会翻倍,能吃到大米饭,我们这一辈累一点,以后你们才不至于挨饿。从那时起,红旗渠这个名字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代表一代人的奋斗,代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展现了人民群众最朴实的情怀。果不其然,我们小时候能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也不会挨饿了,再也没有父辈口中的一天三顿红薯饭、菜团子、“黑疙瘩”(杂粮窝头)。

这次在党校学习,我们中青班前往红旗渠开展异地教学。一路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着窗外,期待早点看到世纪工程、当代鲁班的伟大杰作。终于到了目的地,我们下车直奔红旗渠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林州市城区北部15公里处的分水岭,与红旗渠上“十大工程”之一的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闸毗邻。耐心跟着讲解员的步伐,我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细节,聆听观看的同时,我还不时拍照留念,以备回去之后慢慢回味。

开山修渠、引漳入林,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没有充足的物质后勤保障,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今天,这是不可想象的。听讲解员介绍,一名叫任羊成的共产党员,担任除险队长,带领12名除险队员,腰系绳索,凌空飞荡,用勾撬除去一块块险石,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果然,在一次除险中,他被一块悬崖上掉落的石头砸在嘴上,三颗门牙横在口里,他用老虎钳拔掉横牙,吐掉碎牙,继续除险。正如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所说,我们就要向老天发出挑战,我们这一代人苦点累点,让娃儿们以后能有水洗脸。我们在现场还遇到了张满江老人,他的父亲因为修渠牺牲在工地上,渠通水那年他13岁,他代替父亲领取了奖状,亲自见证了那个欢天喜地的时刻。老人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的情景—几万人涌向出水口,看到红旗渠水从闸门里奔流而出的时候,就像原子弹爆炸成功一样,大家都跳了起来,高兴地喊着、唱着,红旗渠水流进了林县的村村寨寨,也流进了人民的心中。参观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内心被深深地触动。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是拿命换来的”,它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传承。我想,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灌溉水渠,而是一条践行初心使命、诠释对党忠诚、敢为天下先、发扬斗争精神的历史丰碑。我们年轻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汗水抛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做到“处处想着百姓、事事为了人民”,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