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11月15第二十一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人民情怀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走进红旗渠 珍惜人生际遇  不负时代使命 加强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人民情怀

□ 作者 汪翔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通过一个个原汁原味的感人故事、一段段至真至情的场景回现、一篇篇发自内心的真情口述,生动展现了领袖亲民为民爱民的赤子情怀,深刻诠释了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真情本色。反复阅读《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我们真切体会到了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对领袖的衷心拥护和深切爱戴,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而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为民初心、勇担历史使命。

感悟领袖人民情怀,必须明白“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牢记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才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作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当成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认识到“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努力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念情怀。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发展有快有慢,关键在于干部有没有把人民摆在心中至高的位置,有没有时时放心不下人民生计冷暖,有没有殚精竭虑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悟领袖人民情怀,要对“为了谁”了然于胸。只有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校准工作的目标靶向。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有的干部搞“天桥把式”,信奉“做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吹得好”,对上级“做样子”“搞表演”“唱高调”,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从本质上讲,这些干部对“为了谁”这个问题没有认识透彻。当官掌权,不是为了发财享福,而是意味着沉甸甸责任,让人民过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生活,不是你吹我捧,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脚踏实地,清廉务实。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把人民情怀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就是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真正把工作成效体现在发展指标、改革创新、民生改善上。

感悟领袖人民情怀,还要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需要“依靠谁”。只有明白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才能巩固我们的胜利之本,找到工作的关键路径,推动工作创新发展。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声音作为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品”,广泛深入听取基层意见,重视专家学者意见建议,还要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稳压器,真正掌握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心连心的硬功夫、好方法、真本领。千万不能漠视群众利益,对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拒之门外,隔阂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我们须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心用情用力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行。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百姓家的足迹中感受领袖风范、领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更加坚定人民立场,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