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10月15第十九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深化信访源头治理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作者 潘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要坚持不懈抓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同时,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持“四个不摘”不动摇,实现平稳过渡。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下功夫,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发挥分配制度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基础性作用。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处理好促进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的关系,处理好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的关系,处理好调节收入分配与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关系等,实现有效激励和合理分配的关键制度安排。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稳步增加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综合性制度设计与配套措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监管体系,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牢民生底线。使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聚焦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持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医联体管理,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把重心放在农村和社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教育强国。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为党和国家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

坚持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求,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以人为核心,以体制机制为关键。要确保社会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把重心落实到城乡社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民生建设、办好教育以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领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一定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推动实现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本文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项目“共同体视阈下基层治理创新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GCXKJC202320;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