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8月30第十五、十六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努力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为校(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校(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定不移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

□ 作者 王学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深刻阐明了强农和强国的关系,指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当前,安徽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起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把准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立足安徽实际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

坚决扛稳种粮大省的粮食安全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安徽是产粮大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是全国粮食净调出大省。提升安徽粮食产能既是农业强省的内在要求,也是担当端牢中国饭碗、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要求。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一是深入实施安徽种业振兴行动,高质量推进种业强省建设。积极抓好种质资源普查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搭建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平台,推动科企合作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加大激励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深入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优化种业市场环境。二是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须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保证补充耕地与所占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耕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以全产业链发展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搞好乡村的产业,才能拓宽农民增收路子,才能聚焦人气、留住人才,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因此,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近年来,我省粮食产量连创新高,畜牧业稳定增长,但产量逐年提升并不等于就是高水平农业生产。我省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下更大功夫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这一部署实际上就是要求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创价值、求突破,解决农业产品“量大链短”和“头尾脱节”问题,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是要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既要做好“头部”农产品的特色化增值空间,也要做好“尾部”精深加工的增值文章。头尾兼顾齐发力,才能把农产品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以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安徽农业强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建设农业强省首先应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关键技术突破,提供农机装备支撑能力,扩大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范围,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改革是促进创新的基础,建设农业强省还要推动体制改革。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激励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效益,激发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性、能动性。二是推进农业产权制度、基本经营制度、要素服务及保护支持制度等改革,清除束缚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与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持续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依靠改革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完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各类发展要素和服务流向乡村。

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高质量起步、高水平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千村引领”就是全省到2027年建设1000个左右的精品示范村,“万村升级”就是在现有已建的省级中心村基础上,到2027年系统升级建设省级中心村总数达到1万个以上。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一要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严格整治“脏、乱、差”为抓手,引导、支持、帮助农民美化房前屋后、庭内院外,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环境“高颜值”提升农民“幸福感”。二要打通城乡要素双向通道。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扭转农村环境污染、空心化趋势,出台相关举措引导人才、科技、资本等发展要素加速流向乡村,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三是抓好“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只是起点而非终点,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文创等结合起来,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乡村新业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作者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乡村振兴教研部主任、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