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委党校校园风光
近年来,宣城市委党校把改革创新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以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为导向、以科学的制度体系为支撑,积极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四大体系”,助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壮筋骨长才干”的能力培养体系。坚持综合培养,强化干部人才梯队建设。落实中青年教师中长期培养行动计划,巩固“发扬一个传帮带优良传统,实施引才、名师两项工程,完善轮训、调研、实践锻炼三项机制,推动政治素质、党性修养、业务能力、教研业绩四个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重点高校等合作办学和柔性引才用智,合作建立了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燕乃玲工作室等4个名师工作室,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推进发展共谋、项目共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
构建“名师名课促成长”的人才孵化体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稳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将教研中坚力量集中到教研工作一线。赋予教研室学科建设职能,按照“建设重点学科、打造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的思路,在师资配备、经费场所和教学科研等方面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济学、党史党建(新四军精神研究)三个学科组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建立学科建设调度工作机制,校(院)委会定期听取研究学科建设工作情况,推动教研室制定并落实学科建设计划,实现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生成名师名课和教研咨成果。出台并实施了《宣城市党校系统教学名师评选认定办法(试行)》《宣城市党校系统名课认定办法(试行)》等,明确名师名课的培养目标、方法路径和孵化措施。评选认定并表彰了第一批全市党校系统教学名师13名,教学名课42个,并逐步将评选结果运用到理论宣讲、外出培训、评先评优中,进一步发挥激励效应。
构建“以德为先实绩相配”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出台《市委党校教学科研工作考核资助方案》,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现实表现和教研实绩两个方面的综合考核,对综合表现好、群众公认度高、取得特别突出教研业绩的教师按照教研成果质量进行正向激励,通过资助方式激发教研人员创造优质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以现实表现为先、强化目标绩效的有效管理。加强教师岗位的管理和约束,在教学方面实行教学专题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票否决制、教学测评末位淘汰制和外出授课审批制度,要求外出宣讲授课专题必须是主体班次教学专题。科研方面实行按照课题、论文、咨政成果均不少于1项的“三个一”要求建立科研评价体系。教学、科研完成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未完成规定任务的不得评先评优。通过对教学科研优质成果的正向资助和硬性规定约束,形成了能上能下的教师岗位调整机制,建立了以德为先、实绩为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构建“能者上优者奖”的科学激励体系。出台实施了《关于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建立“五比”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坚持以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以“比党性、比质量、比水平、比成果、比贡献”为内容的“五比”长效工作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为全市党校系统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分别对教学、科研、咨政、教学新人、教学比赛等5个方面表现突出的教研人员进行通报表扬。综合政治素质、党性修养、现实表现、教研实绩,最终评选表彰3-5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优秀教研人员,进行通报表扬,作为年度考核优秀候选人。受到表扬的教研人员在高层次培训、出国出境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学历进修、高层次发展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积极推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优秀教研人员作为省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拔尖人才人选,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赋予优秀教师政治荣誉感、职业使命感。
通过系列培养措施、资助政策、岗位约束机制,鲜明地树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营造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徐秀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