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2月15第二、三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编者按 既要理论联系实际也要实际联系理论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安徽建设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以深化农村改革赋能乡村振兴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优化安徽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生态 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思考 增强皖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奋力建设科技强省的基本考虑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 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功能 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文化遗产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功能

□ 作者 徐理响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构建人民群众身边的民主机制,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运转起来;另一方面则在于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民主治理、科学治理的功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汇聚多元包容的主体力量和治理资源,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构建人民群众身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改善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品质,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全面激活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功能。比如通过建立基层实践点、基层联络员、基层联络单位等形式,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使其发挥服务立法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双重功效;比如通过协商“下沉”,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亭好”等基层协商平台,推进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构建各族各界群众身边的人民政协协商;比如通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便民平台,构建民意征集、网上调查、在线访谈等政民互动机制,打造人民群众身边的服务型政府。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形式和机制,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我们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不同社会治理领域党建引领的有效载体和运行机制,引领社会各方力量和普通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基层社会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持续提升治理品质。

二是推进复合共治。发挥党委政府领导者、“掌舵者”角色,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普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构建更为包容、更有韧性的社会治理体系。

三是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创新线上线下形式,将群众路线的“走出去”和参与式民主的“引进来”相结合,为社会多元主体全程全方位参与提供更通畅、更具可及性的平台机制。

四是促进载体下沉、机制延伸。进一步完善临时党支部、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接待日、政协委员工作室等载体机制;结合地域文化,整合协商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城乡协商品牌;全面推进各类优质社会治理资源延伸到基层、拓展到群众中。

五是强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手段,赋能各类社会治理主体、创新平台载体、优化治理过程,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重视数字技术的民主价值与权利逻辑,赋能民主治理、科学治理。(作者系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