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李克农作为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卓越领导者与组织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特工之王”。深入探究李克农的政治品格、卓越才能和优良作风,对于我们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价值。
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信仰,夯实忠诚根基。早年李克农在国民党特务组织内部工作时,尽管面临着诸多诱惑与危险,但他对党的信仰坚如磐石,从未有过丝毫动摇。1931年,顾顺章叛变,这一事件使党中央陷入巨大危机之中。李克农凭借其坚定不移的信仰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李克农:“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许多中央同志包括周恩来这些同志,都不存在了。”
勇于担当,彰显忠诚本色。1935年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李克农肩负重任,与张学良举行秘密会谈。在这一过程中,他积极争取张学良接受我党关于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和国民党特务监视严密,李克农凭借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西安事变爆发后,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高超的谈判技巧,有力地推动了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从对抗走向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勇双全的高超本领
巧施妙计,智取关键密码。1929年,国民党特务组织以上海无线电管理处招聘新闻编辑为幌子,秘密扩充势力。李克农根据中央命令,以应试者身份打入其内部。该处负责人徐恩曾对李克农很信任,但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徐恩曾还是留了一手,这就是被徐恩曾视为“通灵宝玉”的密码本。他每次外出都随身携带,绝不离身。深知徐恩曾腐化本性的李克农,与潜伏在徐恩曾身边的钱壮飞暗中配合,耐心等待时机。在徐恩曾计划赴上海寻欢作乐,放松警惕时,李克农与钱壮飞密切配合,智取密码本,成功掌握了密码本的全部内容,并第一时间将这一重大成果告知了党中央核心领导。正是这本复制的密码本,后来在关键时刻破译了国民党的绝密情报,为保卫党中央安全立下奇功。
善于斗争,捍卫党的事业。1946年,李克农随中共代表团赴北平,担任代表团秘书长。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下,他巧妙利用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心理,故意制造假情报,迷惑敌人。李克农多次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他将电台和机要科集中在翠明庄的南楼,安排专人把守,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他还故意在纸篓中留下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纸条,让国民党特务去研究,以此干扰敌人的判断。这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他斗争的意志品质与策略艺术,为我党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保障。
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克己奉公,坚守廉洁本色。1956年,他回到家乡巢湖市烔炀镇探亲时,看望了曾救过他的二嫂胡月英。此时,胡月英因年老多病,已无劳动能力,生活十分困难。陪同李克农的当地干部当即提出由民政部门每月给胡月英发补助。虽然身处要职,李克农坚决不肯以权谋私,他说:“现在政府也很困难,二嫂的生活费还是由我来负责吧。”李克农随即拿出200元钱交给当地民政部门,交代他们每月给二嫂10元钱,钱用完了他再寄。后来,李克农一直帮扶二嫂直到病故。
情深义重,传承革命家风。李克农与妻子赵瑛感情深厚,二人一生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在李克农从事地下工作期间,赵瑛独自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默默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1950年底,在小儿子李伦的婚宴上,他深情地说:“我对不起赵瑛,对不起孩子,是赵瑛把他们带大的,我没有尽到责任。”这种喜悲交织的场景,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客人。李克农和赵瑛的爱情故事,不仅传承了优良的革命家风,更是对共产党员高尚情操的生动诠释。
李克农的革命实践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我们应以李克农为楷模,学习他坚定信仰、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学习他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行为操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科研处,本文系2023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安徽十大红色将军故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KD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