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2年9月15第十七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协同打造一体化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协同打造一体化改革开放新高地

□ 作者 唐晓婷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对长三角区域提出了“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使命要求。两年来,三省一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各展所长、协同发力,一体化发展跑出加速度。在开放发展方面,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积极打造横跨长三角“经济黄金轴线”、覆盖沪苏浙14个区县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高水平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三省一市快速打通省际交通断头路,交通、能源、信息等联系愈发紧密。积极释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带动效应,优化长三角地区自贸试验区布局,充分发挥其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等,协同开放成绩显著。但总体看,长三角地区开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尤其是我省对外开放水平与沪苏浙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开放主体和开放经济质量不优,外贸竞争力和支撑能力不强,开放平台载体能级不高,开放通道制约较为明显,开放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下一步,应着力在五个方面攻坚发力。

积极推进“双招双引”。强化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瞄准国内头部企业、跨国公司、资本机构和智库机构,大力推进“双招双引”。把产业生态打造作为开展“双招双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利用工业互联网推动更多生态要素汇聚耦合、价值倍增。更加注重“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项目组团招商,形成目标精准、过程专业、落地快捷的招商方式。强化十大新兴产业专班在“双招双引”中的作用,用市场逻辑完善工作体系,把产业专班构建成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实践平台。

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省改革开放新高地执行小组作用,引导本土企业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做强做大外贸业务,形成“顶天立地”龙头企业领航,“铺天盖地”中小企业伴飞的外贸发展“雁阵”。着力支持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申建与建设,大力推广“电商+直播+经营”销售模式,积极引入国内知名网红直播基地企业落户。加大对蚌埠中恒商贸城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扶持力度,支持建立市场采购贸易的全省区域联动机制,引入宁波世贸通、常熟市采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协调省内贸易公司在试点市场布局设点,帮助更多内贸市场主体开展外贸业务。在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发展离岸贸易,在综保区内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实现新型离岸贸易和保税维修破局。

着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进一步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国家级重点展会,提高安徽产业对内对外辐射能力。积极推动开发区升级工作,加快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省内开发区联动发展。如支持皖北六市与沪苏浙对口地市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模式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减少开发区社会管理事务,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制度;深化开发区“亩均论英雄”改革,提高单位投入产出效益;加强园区污水治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着力在平台共建、信息共享、产业协作、制度创新、营商环境打造等方面与沪苏浙自贸试验片区深化合作。如支持安徽蚌埠片区与浙江金义片区探索建设“人才培养+园区共建+产教融合”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新模式,落实海外仓使用,共享“义新欧”“义甬舟”和跨境电商三大开放通道,促进蚌埠片区融入“全球运、运全球”的商贸业态。

加快开放通道建设。着力推进港口、航道、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大容量的开放通道综合体系,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水运方面,加大港口经营补贴力度,扩大本地、外地货物运输补贴面,挖掘港口运量;推进口岸建设智慧转型,健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为各地市开设独立端口,实时掌握通关数据;加强我省口岸与沪苏浙口岸对接,实现长三角通关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铁路方面,支持蚌埠申建一类铁路口岸,提升“蚌西欧”班列功能,加强与“合新欧”班列合作;加强阜阳铁路无水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装箱装载能力,充分挖掘铁海联运规模优势,加大铁海联运补贴力度,降低进出口企业物流通关成本。航空方面,筹建省属航空公司,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优化航线结构,积极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协同发展,构建覆盖世界重要城市的航空体系。

不断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打通市场运行中的堵点、痛点,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对开放型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发达地区法治环境,加快修订与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加快新时代徽商队伍建设,拓展提升徽商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优流程、减单证、提效率、降费用、可预期,纵深推进“四送一服”工程,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