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逻辑,同时系统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不曾回答、我们的前人所不曾遇到、西方学者所始终无法回答的关于生产力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整个生产力理论作出了一系列的原创性贡献。
遵循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逻辑链。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内容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基本概念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力的基本关系包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分配关系、所有制关系等,各种关系的总和称为生产关系,在一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称为“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基本功能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遵循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逻辑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开辟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创造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概念的“丰富内涵”、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指导原则”,开辟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战略意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
抢占新的产业变革制高点。放眼全球,之所以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为抢占新的产业变革制高点,这可以从历史规律和现实情况来看。历史规律表明,历次产业变革都成就部分国家赢得发展先机。现实情况表明,新一轮产业变革战略机遇有待发力抢占。
适应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从全国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厚植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从区域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形成对发展要素的吸附效应;另一方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丰富产业配套,形成发展的规模效应。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应抓住整个科技创新链条的系列重要环节,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促进科技成果更好转化、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抓住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载体,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部署指明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而现代化产业体系凝聚了传统产业的深度转型和新产业的培育,更加有利于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载体优势。
抓住改革开放这一重要着力点,疏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畅通先进要素全国优化配置渠道;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集聚全球先进要素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