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加强凌家滩遗址保护与利用

作者 刘 超
2024-03-07  浏览量:559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都邑性遗址和部分中心性遗址为重点,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同时也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我省凌家滩遗址从2009年开始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历次考古发现为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乃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华文明曙光的典型代表遗址之一。

凌家滩遗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

凌家滩遗址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南的裕溪河后河北岸,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巢湖流域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时期最大的中心聚落。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凌家滩遗址与牛河梁遗址作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距今5800至5200年前后)代表,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更久远的佐证。

显现了早期的城市雏形。从凌家滩遗址的布局上看,当时聚落的建造有明显的规划痕迹,通过内外壕进行了功能区的划分,显现了早期的城市雏形。凌家滩早期的先民临水而居,逐渐形成了聚落的生活居住区。墓葬祭祀区位于生活居住区的北边,两个功能区通过内壕相分隔。该区域发现了1处大型祭坛、68座墓葬以及大量有价值的随葬品。墓葬祭祀区再往北有一条外壕,其功能类似于护城河,是划分聚落内外边界。

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从已发现的随葬品可以看出,当时的凌家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一方面,从随葬品的分布来看,位于祭坛南侧的墓葬发现了大量工艺精美的玉器,推测该区域为安葬当时聚落贵族的墓区。祭坛北侧的墓葬主要为平民墓,出土的随葬品较少,主要为石器、陶器。另一方面,从随葬品的工艺来看,玉龙、玉鹰、玉人等玉器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特别是玉人背后头发丝粗细的钻孔,显示出高超的治玉工艺,推测当时聚落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工,有一些工匠专门从事玉器制造。

呈现了初期的国家形态。从目前考古研究成果来看,通过其多方面的特征能够判断当时的凌家滩已经呈现出了初期的国家形态。如在生活居住区发现了被推测为当时宫殿或神庙遗存的大型红烧土遗迹,既可能是首领的办公生活区域,也可能是用于公共礼仪的建筑;2007年发现的07M23号墓被誉为“王者之墓”,墓主人可能为首领类的地位高贵之人,出土的玉钺、玉环等都是代表身份的礼制性器物;内外壕在划分聚落区域功能的同时,也是应对外族入侵的防御工事,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战争。

保护与传承:焕发文化遗址的时代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因此,要加强对凌家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以焕发出凌家滩遗址的时代活力。

以申遗为抓手,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大遗址保护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型工程。这不仅需要省市县三级联动,还需要宣传、文旅、财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多个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与大力支持。一方面,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为抓手,从省级层面加强对凌家滩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领导,成立省级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凌家滩遗址保护、利用以及申遗工作,协调解决其中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参照良渚模式,将现有遗址管理机构作为市级派出单位进行提级管理,以加强对遗址和文物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能力,提升遗址公园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以遗址为中心,加快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以凌家滩遗址为中心,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不仅能够激发古老遗址的时代活力,让文物活起来,把文化传下去,还能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带动本地居民增收致富。首先,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提升凌家滩文化论坛的举办层级,加强对凌家滩遗址的价值提炼和文化传播,进一步提高凌家滩遗址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其次,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机遇,加快凌家滩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进度,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展示手段,高标准设计布置馆内展陈,使得博物馆具备高规格接待能力。最后,加强与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的双向互动,让小镇在市场化的建设运营上能够尽可能地凸显凌家滩特色,体现凌家滩文化,实现遗址保护与文旅发展的深度融合。同时,也要防止小镇运营过度商业化,破坏遗址的整体文化氛围。

以人才为支撑,强化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对遗址的考古勘探是研究和阐释凌家滩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强化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遗址及当地文化相关研究成果产出的质效,有利于进一步加快遗址的考古进度,实现遗址发掘与文化研究之间的良性循环。加强考古、历史、文化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对于长期在凌家滩驻场从事发掘勘探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相关人才引进政策给予额外的补贴支持,以吸引更多的人才驻扎在凌家滩开展实地发掘研究。同时,加强与国内顶尖考古团队合作,主动邀请国内顶尖考古团队参与到凌家滩遗址发掘与研究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机制,从而带动凌家滩整个考古团队考古经验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凌家滩遗址更好地保护与利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加强凌家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对于深入研究阐释凌家滩文化,探源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上篇: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
下篇: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三重逻辑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