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鞍山市委党校:以数字赋能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21  浏览量: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发展,在多个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近年来,马鞍山市委党校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打破信息壁垒、重构服务场景、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集智慧化教学、精细化管理、便捷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党校。

强化顶层设计,筑牢数字基础。针对新时代党校办学信息化需求,市委党校坚持高位统筹、系统谋划、协同合作,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扎实部署推进。成立新校区智能化工程及服务子项目工作专班,由校(院)领导牵头抓总、统筹调度,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执行,先后召开专题工作会议14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百余条,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推动项目落地。精准按需定制。项目规划坚持需求导向、调研先行,先后赴天津、宁波、台州等省市委党校实地调研智慧校园建设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吸收转化。深入校内各部门全面了解教职工的信息化需求,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精准提供个性化服务。专家团队指导。邀请专家对总体建设规划、方案功能设计等进行评估论证,提出指导意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和设计理念,打造多媒体教学、校园智能卡、智能会议等16个智慧应用系统,构建智慧校园矩阵,保障项目建设符合实际、满足需求。

搭建“数智+”平台,优化管理服务。聚焦党校主责主业,运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推动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更好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数智+教研,增强技术赋能。设置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新闻发布室、心理实训室等多个使用场景,实现自动录播、智能演播、模拟教学、师生互动等丰富功能,满足不同类别培训需求。2024年9月自系统升级运行以来,已保障146个培训班次教学活动,服务学员12000余人次。打造数字图书馆,收录以马列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法律等为重点的藏书10万余册在库,供教师学员线上随时检索查阅;利用数字技术,建立教学专题库、教学基地库、优质课题库、咨政成果库,整合市县党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200余项,相互关联、动态更新,进一步扩大全市党校系统协同合作、资源共享,提升教研水平。数智+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统一的综合事务管理模块,教职工通过“智慧党校”平台即可随时处理行政业务,包括议题审批、信息发布、请假报备、采购领用等17项办公流程线上“一网通办”;引入无纸化智能会议系统,配备46台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会议全流程“一端操作”;开发教务、科研咨政管理模块,随时查改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结果、课题立项审批、结项验收等内容,全方位精准掌握教情、研情、学情;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学员自入学报到后即可凭智能校园卡“一卡通行”,覆盖门禁出入、餐饮消费、打卡考勤等学习生活各方面,并配套自助借书机、无人超市、无感考勤等设施,充分营造舒适便利、管理严格的校园环境。数智+决策,提升治学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干部队伍数据信息库,通过采集在校教职工基础信息、履职轨迹、成果产出等,对年龄结构、专业构成、能力分布、发展方向科学画像、辅助分析,精准制定培养计划,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智慧党建模块,实现党支部组织生活、党务工作、党员发展等电子化办理,基于活动参与率、及时性进行组织活力“诊断”,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数字新动能。

完善保障机制,护航智慧发展。通过加强人防技防,提高信息化安全水平,护航智慧党校系统规范、高效运行。建立专业技术服务机制。在校信息技术部门统筹下,安排3名电信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校内驻点运维,实行“技术骨干+校内联络员”双轨服务机制,针对网络设备调试、线路故障排查等问题立即响应、迅速行动,确保智慧党校系统稳定运行。建立多重安全防护机制。构筑“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纵深防御体系,即一个安全管理中心,以及包括防火墙、VPN、WEB应用防火墙、数据库审计等多项技术在内的防护系统,实施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三重防护,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建立配套网络管理制度。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朱琳)

上篇:以时代楷模之光照亮奋进征程
下篇:锻造作风建设精品课程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