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公园是为纪念出生于安徽合肥的北宋清官包拯而建,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等景点组成。走进包公园,迎面而来的不仅是绿树成荫、湖水荡漾的美景,更是一股扑面而来的浩然正气。包公园背靠包河,河畔的青莲,仿佛在诉说着包拯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传奇故事。包公,这位千古名臣,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包公祠的正门上方书写着“包孝肃公祠”,孝肃是包公死后皇帝赐予的谥号。进入正门,包公的塑像端坐正中,身着官袍,头戴官帽,目光严峻而锐利,令人肃然起敬。塑像两旁,站立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右边还摆放着赫赫有名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三口铡刀。这些铡刀不仅是包公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象征,更是百姓心中正义的化身。
包公一生严于律己、不徇私情,他的精神不仅值得普通民众敬仰,更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鞭策和警示。在包公墓园中,漫步于静谧的小径,看着一座座墓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包公墓园不仅是一个安息之地,更是一个弘扬廉政文化、传承清正廉洁精神的重要场所。包公的清廉和刚正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执法过程中,更渗透在他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他曾立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段家训至今读来仍让人振聋发聩,它不仅是对包氏后人的严格要求,更是对所有为官者的警示和劝诫。
“清心治本、直道处世”,包公园作为合肥市的重要文化景点和廉政教育基地,承载着深厚的廉政文化底蕴。清风阁内的廉政教育宣传长廊、宣传视频,让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到廉政文化展览区,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了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我想,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包公精神,不但要坚守正义、亲民廉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还要深入学习廉政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廉政素养和道德水平,将廉政理念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在变,但包公所代表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在当今社会,廉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更多像包公一样的清官廉吏,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参观包公园,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清廉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一个正直无私之人的信念。包公虽已远去千年,但他的精神却如清风般永远吹拂在神州大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追求公正、清廉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第5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