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安徽考察,对安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上实现新提升
创新是安徽最具优势、最为宝贵的遗传基因,也是最为闪亮、最有分量的金字招牌,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安徽,始终聚焦安徽的科技创新。2016年4月,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勉励安徽要“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强调“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2020年,总书记第二次在安徽考察时,对安徽在推进科技创新取得的积极进展表示肯定,明确指出,“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提出“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八年来,安徽始终聚焦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出“揭榜挂帅”新举措,打造“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大模式”,激发了创新活力,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到全国第七位。
这一次,总书记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要求安徽“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这一新要求明确了安徽在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的使命。
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一要坚持国家所需、安徽所能,全力服务和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持续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能级,全面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贡献安徽力量。二要突出重点、争当先锋,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四大技术创新”要求,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全力服务支持科学家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成果,为培育新产业、开辟新赛道新领域提供源头供给。三要精准发力、攻坚克难,针对在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弱项,组织力量开展大兵团协同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彰显安徽作为。四要加大科技投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吸聚全球优秀的科技资源,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深度的科技交流合作,加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上走在前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2016年,总书记同中科大科技人员交流时称赞,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八年来,安徽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着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在教育领域,优化结构布局,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在科技方面,实施“揭榜挂帅”、推动“沿途下蛋”、打造“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大模式”,激发了创新活力;在人才发展方面,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截至2023年底,全省人才总量突破1270万,呈现出良好的人才发展态势。
此次考察中,总书记强调,“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总书记从支持全面创新角度对安徽提出了改革任务。
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在教育体制改革上再发力,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质教育资源富集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体制改革上加力度,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安徽范式,强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上出新招,以人才兴皖工程为抓手,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吸引集聚人才的“强磁场”。除此之外,还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通过发展耐心资本,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当先锋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2016年,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时,总书记对量子通信研发工作给予肯定,“很有前途、非常重要”。2020年,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八年来,安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以“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以“芯屏汽合”为标识的新兴产业“新枝发新芽”,以“急终生智”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新苗扎深根”,以“量子产业”为旗帜的未来产业“新盆栽新种”。合肥发展战新产业成功经验被写进全国干部培训教材。
这一次,在合肥滨湖科学城,总书记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他们中有来自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代表。总书记指出,“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一重要指示不仅提出了安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也指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重点。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建设“6178”(六大传统产业、十大战新产业、七大未来产业、八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实现“4433”产业目标,即到2027年,培育形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绿色食品、现代化工、有色金属等4个超5000亿元产业,新型建材、优质钢材、智能家电(居)等3个超3000亿元产业,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3个超千亿元产业。二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强数字安徽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更多市县进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列,打造一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杆”和“典型”。三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省,锚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在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上有作为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16年,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2020年,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八年来,安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发展取得新成就。安徽以更大力度、更高要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省级层面首创林长制,与浙江共同打造跨省流域保护治理的新安江模式,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安徽样本”。
此次考察中,总书记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一重要指示是对安徽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落实总书记这一要求,安徽要围绕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目标,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实现新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先锋”改革目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大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钉钉子精神把总书记嘱托的事办好,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在安徽落地见效。【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