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7月15第十三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激活科技活力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铝基产业发展新高地 从“新学员”到“毕业生”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激活科技活力

□ 作者 陈龙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构建与科技创新范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升科技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力支撑。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的形式和范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很多领域正在由“模仿创新”进入“赶超创新”阶段,在前沿技术领域已经走入了“无人区”,已经无法再学习借鉴。从创新组织管理形式来看,原始创新的重大发现和技术创新重大突破更多地依赖有组织科研和高强度资源投入,小团队分散式创新已难以取得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从科技与产业融合来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变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系统性集成和商业模式的同步构建,使得高校院所先研究再转化的模式难以满足产业创新需要。我们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效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优势。完整准确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强战略规划、任务措施、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解决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分散、低效、重复问题,提升科技创新产出质量和效率。

深化保障模式改革,建立符合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模式。提高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以重大应用为目标开展有组织协同攻关。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冲击科技高峰,充分尊重科研人员对前沿技术的敏感性、好奇心和科学灵感,为从事自由探索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进行长期持续耐心资助,不限定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努力实现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企业作为市场的行为主体,也是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体。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发挥链主型企业垂直整合能力,协同产业链上下配套企业梳理产业创新需求,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重大科研平台的建设,吸引创新资源更多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在研发投入、创新决策、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速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盘活存量创新资源,加速产学研融通创新。深化科技创新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高校院所尖端人才、高端仪器和创新平台等体制内优质创新资源按照市场的逻辑深度参与产业创新。完善对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考核,推动科技资源面向企业共享共用,避免资源浪费。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以备案代替审批方式,保障科研人员空余时间内自由参与产业创新,构建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育人的新模式,逐步破解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培育创新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社会化保障能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一个市场行为,需要有专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科研人员无忧无虑参与产业创新,并能专心致志从事科技创新。鼓励高校针对所在地产业布局特点,组建专业人才队伍,链接优质创新资源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出台专门政策在工作经费保障、研究生招生、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支持。引导建设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产业创新需求分析,创新资源对接、托管交易服务等专业服务,逐步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产业。

完善转化支撑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走向经济主战场。构建完善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保障体系,实现科技成果从科学的可行到工艺上的可靠和商业模式可能。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高水平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场景机会,培育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孵化器,提升运营机构在创新服务、创业投资等方面支撑能力和共同成长协同能力,发挥专业孵化器催生产业集群的能力。

构建投资交易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具有战略先导性和基础支撑性,其本身就是一个拥有投资魅力的大产业,但投资标的形成能力不足制约投资的可行性。要从投资逻辑出发,将重大基础研究、产业创新需求、人才团队能力、科学技术成果形成可投资的项目,明晰投资回报路径。建立众筹性投资项目交易平台,降低科技创新交易门槛,便于专业机构、企业和个人参与投资。

完善分类评价机制,构建满足不同目标导向的激励制度。科技创新既要有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要有立足长远的科学探索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以产业创新为问题导向,进行资源统筹和配置,以对提升现实生产力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贡献为导向进行评价。科学探索研究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建立长周期、稳定投入和评价机制,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营造宽容创新失败氛围,严厉惩戒学术不端行为,以正向引领和反向警示的方式,涵养风清气正的创新文化。(作者系第5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班学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