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6月30第十二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的路径选择 独山革命旧址群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关于打造淮海战役红色文化品牌的对策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的路径选择

□ 作者 郭培培 时应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革命文化自信,用革命文化凝心铸魂。

革命文化具有科学性。革命文化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体系中,更在于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实践精神。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为革命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革命文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理论。这些革命理论不仅指导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其次,革命文化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与时俱进的品质上。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革命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其不断地吸收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是改革开放后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都是革命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生动体现。

革命文化具有民族性。革命文化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它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其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之中,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紧密相连。首先,革命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其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追求上。无论是面对外敌入侵的英勇抵抗,还是面对内部矛盾的坚定斗争,革命先辈都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始终能够牢记“位卑未敢忘忧国”“寸寸山河寸寸金”的使命担当。这种信仰和追求,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其次,革命文化的民族性也体现在其独特的革命精神上。无论是激昂的革命歌曲,还是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都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革命文化具有时代性。革命文化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蕴含着时代的脉搏。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展现出独特的时代性。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革命文化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激励人们奋发向前的不竭动力。革命文化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在新时代不断激励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同时,新时代的革命文化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它关注人民的疾苦,倾听人民的声音,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政策制定上,更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行动中,让人民真切感受到革命文化的温暖和力量。

革命文化的特点,既深邃又鲜明,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时代的呼唤。革命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又不断地与时俱进,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不仅需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历史内涵,掌握革命文化的基本特征,更要把握时代脉搏,创新革命文化传播方式,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加强对革命历史的研究。革命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记忆,不仅记录了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光辉岁月,更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力量。它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教导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首先,要深入挖掘革命历史中的精神内涵。每一场革命斗争,每一个英雄事迹,都蕴含着坚定的信仰、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要通过细致地研究,将这些精神内涵提炼出来,使之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其次,要加强对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我们的过去,也能预示我们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对革命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整理出版相关著作和资料,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革命历史教育,进而讲好中国革命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创新革命文化的传播方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创新,作为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力量,同样也在革命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让革命文化更好地深入人心,我们需要不断寻求和接纳新的传播方式。首先,加强革命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我们可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亲身体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将革命故事以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在数字技术中主动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其次,我们可以将革命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文艺作品,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革命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发革命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如纪念币、邮票、书籍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革命文化的存在。

重视革命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增加革命文化教育的内容。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通过举办革命历史讲座、展览、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文化教育,让他们从小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其次,加强革命文化传播的立法工作。加强革命文化传播的立法工作,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要完善革命文化传播的法律体系。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革命文化传播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全面、细致的法律法规,明确革命文化传播的目标、任务、方式和方法,为革命文化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对革命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要加大革命文化传播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革命文化传播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各类媒体、网络平台的监管,确保革命文化的传播内容真实、准确、健康。对于违反法律法规、传播虚假信息、损害革命文化形象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维护革命文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新征程上,唯有继续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我们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寿县县委党校(行政学校)】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