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4月15第七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历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孝肃家风”的当代启示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作者 李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蕴含着中国人民丰富的生存智慧、道德规范和审美旨趣,是乡村社会赖以存在的精神力量,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安徽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文化大省,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乡村道德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现代生活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与乡村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工业文明深刻影响着村民原有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价值逐渐淡化,广大农村地区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等影响力减弱。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村民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和兴趣下降,年轻一代往往更崇尚城市生活,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由于脱离了现代生活并不受他们的喜爱。

优秀传统文化供给与实际需求有差距。一是乡村地区文化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在一些地方“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中,往往将多元的传统文化纳入到统一设计的政策调配中,对不同农村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的种类、规模、数量、模式等设立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农村不同地区文化风貌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二是公共文化供给结构单一,服务不完善。一些乡村文化站作用发挥有限,缺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所必须的场地与设施;有的乡村建立的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虽然名称不同,但其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往往是相同的,没有发挥为农民群众提供类型多样的文化服务功能。三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不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挖掘不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现代科技融合不够,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流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乡村资源要素活力不足、传统农业产业吸引力不足,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这种城市对乡村所造成的“虹吸效应”客观上造成乡村青壮年人才的流失,导致人才队伍不能适应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部分乡村优秀传统工艺文化如雕刻、装裱、手绘等,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钻研和练习,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投入与时代发展有着一定的不相适应性,导致如今不少工艺失传,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还存在保护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等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和弘扬,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一是营造和培育传承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乡村社会文化氛围。借助新型载体、网络媒介对乡村戏曲、民俗、歌谣等传统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新,打造具有教育性和时代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产品,让乡村居民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二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乡村传统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乡村图书馆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戏曲演出、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抓手,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同时,提升乡村居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一是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对乡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家珍,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健全以保护、传承与振兴为重点的传统文化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法规体系。二是用好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开展农耕体验、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创造性地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相关联,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且不失文化内涵的产业发展之路。三是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资源,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打造出一批标识性高、地域性强的原生态文化产品品牌。通过整合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乡村文化元素,建立多元、互动、共享的文化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为主导的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充分挖掘培育本土文化人才,摸清乡村社会内部的“土专家”、“田专家”家底,将党政干部、学校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吸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中,构建一支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懂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文化教育发展队伍。培养以“乡创”为代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乡村文化领军人物,搭建一批促进乡村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吸引城市居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参与到乡村发展当中,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文化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新兴力量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功能的组织体系与研究活动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优先选择有文化素养和为民情怀的党员担任村干部,鼓励大学生回村任职,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对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定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轮训,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村民在文化方面的真正需求,积极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大讲堂、传统戏曲、快板、三句半等文化活动,通过构建传统文化教育馆、乡村传统文化广场以及定期组织村民参与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等方式,提升村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重视乡村精神文化传承和发展,深入挖掘乡村道德文化,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勤劳勇敢、淳朴良善的传统美德,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好婆媳”、“新乡贤”等评选活动,建设和谐家风、文明乡风,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乡村居民精神生活。

文化兴,乡村兴。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不仅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动力,同时也能推动安徽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本文系2023年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成果,项目编号:QSKY2023002】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