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8月30第十五、十六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感悟家国情怀 凝聚奋进力量 民之所向 行之所致 从三个“为什么”看百姓家的“蝶变”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之所向 行之所致

□ 作者 史晓旭

认真研读《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我深切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心为民系、情为民献、利为民谋,深刻感悟到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极端正确性,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充分再现了“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的决胜精神。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断,在这个小山村,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和企业家聊发展、同农民话增收,留下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深情嘱托。数年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访真贫、问真苦,逐步完善和实践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手把手拉家常,面对面算细账,在大凉山村寨,他沿山路看了一户又一户人家;在秦巴山麓生态移民村的老乡家,他挨个屋子转一转,摸摸炕脚暖不暖……书中描绘的不同村庄和家庭发生的巨变,生动反映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谱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人民赞歌。

深刻彰显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情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同群众拉家常,强调“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捧读全书,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这样的暖心话经常听见。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饱含厚重浓烈的人民情怀,到农村、进社区、入农户,和百姓拉家常、问冷暖、谋发展,一幅幅深入群众访贫问苦的珍贵画面、一个个共话幸福的温暖瞬间,让我们体会到“人民领袖与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感情,感受到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从黄土地一路走来,从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新时代中国领航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无我”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学习这本书,就像充了电、加了油、获得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校人,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仰,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始终秉承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为党育才、强化思政教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带来深刻启示。我们要立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根本要求,把学好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要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既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学术化阐释,也要开展故事化叙述,既要体系化构建,也要生活化呈现,把故事与思想、家庭与国家、百姓与领袖、平凡与伟大融合统一。

走进“社会大课堂”,深入调查研究、担当为党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总会来到百姓家,问问家长里短、民情民愿,反复验证党的政策有没有落实好、是否发挥了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常到基层,勤接地气”。要用好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决策咨询“三支笔”,围绕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有什么急难愁盼,常进万家之门,多去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实地感受泥土的芬芳和淳朴的民风,努力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

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人民至上、书写实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坚持以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意愿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工作方法融入日常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要坚守人民情怀,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民之所向,行之所致”。要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