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8月30第十五、十六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重要言论 坚守党校初心 找准工作着力点 坚定不移加快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定不移加快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

□ 作者 裴晓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展现更大作为”的决策部署。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决策部署。

深刻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安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质 的 有 效 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统一,“质的有效提升”意味着产品服务的高品质和资源利用的高效率,这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要求经济总量按照一定的速度持续增加,如期实现增长目标,这也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提供动力、拓展空间。安徽要迈入发达地区行列,更须统筹好经济的“提质增效”和“提速扩量”,显然,最有力的抓手就是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安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的必然要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提出的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就需要扬皖所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安徽贡献。基于新发展格局是一个高水平双循环体系,逻辑上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高质量供给,才能适应不断升级需求,从而畅通经济循环。因此,建设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大优势,为经济循环系统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高端技术,是安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的重要体现。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安徽打造“七个强省”的客观要求。具体说,打造“制造强省”“农业强省”,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实现;打造“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既是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撑,也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指引方向;建设“生态强省”和“文化强省”,一方面需要发展生态产业、文化产业,而这本身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容,另一方面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文化繁荣也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提供物质支持。

准确把握安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和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结合新时代现代产业特征和安徽产业发展现状,安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着力增强产业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协同性,主要目标可概括为:

一是完整的产业构成。既要发展现代农业,也要发展先进制造业,还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集聚示范区,为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先进的产业形态。即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推动产业高端化,要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壮大数字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先进产业集群,构建从千亿级到万亿级的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推动产业智能化,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高核心数字产业比重;推动产业绿色化,就是要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遵循,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产业融合化,就是要把握产业形态的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把握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三是安全的产业链条。表现为产业基础牢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靠。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应聚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特别是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强化技术攻关,解决好卡脖子问题,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四是协同的产业布局。主要体现产业在区域间布局合理、密切协作,协同发展。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的共建,强化各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要大力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增强区域协作配套能力;要努力扩大现代产业体系的覆盖面,特别是要以皖北全面振兴为重点,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扎实推动安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践要求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坚持的重要原则,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结合安徽实际,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在实践中要抓住其核心要点。

抓住机遇。奋进中的安徽到处呈现大有可为之势,当前安徽发展正面临着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催生的新机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孕育的新机遇、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我们要把握经济发展大势,适应产业发展新要求,抢抓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新机遇。在诸多机遇中,安徽全域加入长三角,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要加快与沪苏浙构建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借“东风”、搭“快车”,深化产业合作,一体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做强实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基于安徽实际,要重点发展制造业。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活动最活跃、技术创新成果最丰富、技术创新应用最集中、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产业,也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领域,同时,制造业的先进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性的主要体现。当前,我省在制造强省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规模总量突破、质量效益跃升、产业能级跨越”新态势。2022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上年的 26.2%提升至 26.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14.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3.8%,其 、新 59% 33.6%,成为安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也要看到,我省制造业发展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入围世界 500 强企业榜单只有 2 家,千亿企业只有 6 家,万亿产业缺失,另外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整体技术水平先进性有待提高,因此,建设先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在打造万亿产业上发全力,在提质增效下功夫。必须用新技术壮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推进我省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

循序渐进。这既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理性选择,也是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内在规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绝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同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能跨越现阶段的发展条件 ,要 ,更 “ 贪 大 求洋”、“挑肥拣瘦”,只盯“高大上”、迷恋“大手笔”,要重点培育那些既有先进性、引领性,又有一定基础、有比较优势、区域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产业,同时,要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切不可把它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在强化既有优势中做大做强做优产业体系。

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扎实贯彻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重大部署,按照会议的要求谋划工作、推动工作。要树牢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强化实干担当,要持续着力“五个推动”,即推动思想大解放,推动环境大优化,推动能力大提升,推动作风大转变,推动任务大落实。要持续强化“四敢作风”。通过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容错纠错办法,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要持续增强“三个能力”,即迎难而上的政治能力、破解难题的思维能力、难中求成的实践能力。【作者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