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到党的二十大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充分表明党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入,战略定位越来越突出,实践要求越来越明确。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立足国情特色,找准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的着力点,守正创新、踔厉奋发。
强化党建引领,在办学治校能力上提质增效。加强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持续锻造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模范性和引领性。要深化认识,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系统推进“三全育人”,通过主题党团活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之贯通专业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使红色基因根植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的血脉中。要抓牢支部,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以创建星级支部为抓手,使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加突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更加有力。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深入实施“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基层组织党建、业务双提升。要优化队伍,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院校聘任、人事代理及编制周转池制度等,破解师资队伍和人才编制瓶颈制约。坚持围绕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加快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为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高效精准施策,深入推进专业学科建设。从市场和实际出发,在“特色”和“专长”上做好文章,实现优势突出、错位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专业“预警清单”,对需求不大、效益不好、竞争不强的专业实行限招等措施,重点设置、优先发展与新兴产业匹配和经济社会急需专业,围绕国家战略、区域重点和新兴产业,不断完善专业设置。重视品牌培育。对办学基础扎实的专业持续巩固拓展,并在资金、师资、实训等方面重点倾斜,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贯通培养体系。优化招生方案,采取适度扩大高招规模、对接中职开展3+2高职分院办学、与本科院校开展3+2应用型本科五年贯通培养等一系列举措,为在校学生搭建职普融通、学历与执业资格、职前与继续教育贯通路径,为职教生发展建立“立体通道”。
聚焦岗课赛证,持续拉高人才培养标杆。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优化育人方式。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积极推进“课堂+实践+技能训练”三位一体模式。落实专业设置与产业、教学过程与实践、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五个对接”,力促人才培养贴近行业市场实际。坚持以赛促学。坚持以赛促教、促练、促学。落实技能大赛为教学服务目的,实现竞赛全过程管理,促进学练结合。强化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政、校、行、企多位一体现代职教集团办学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访企拓岗。发展联合办学体系和师徒制、双师制,推进实训中心和产业学院建设,促进高职学生无缝对接市场需求。
提升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校园品牌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并且专门强调“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后者是前者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提升科学化治理水平,打造以防疫和师生安全、党史和职教史学习宣传、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与社会合作服务、办学硬件改善为重点的平安校园、红色校园、特色校园、开放校园、品质校园,使职业教育成为学生获得高质量就业、社会个体获得自身发展的成长乐园。
深化改革创新,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部署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凸显重要作用。2022年5月,新修订《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2035年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党和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战线工作者必须强化学习、深刻领会,脚踏实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和落实,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系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期集中轮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