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5年4月30第八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编者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谱写安徽善治新篇章 广德市委党校:扎实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 准确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和《序言》主要原理 携手推进基层党校高质量发展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手推进基层党校高质量发展

□ 作者 刘 浩

2024年3月,作为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双支一送”第三批选派骨干,我来到淮北市杜集区委党校工作。初春的杜集,道路两侧随处可见淡淡新绿,党校新校区矗立在山脚下,面朝蜿蜒的东山路,宛如一颗镶嵌在淮北大地上的明珠。起伏的山峦让我心潮澎湃,我将在此开启新的征程。

这是一座充满朝气的年轻党校—2021年成立,2022年初便开始谋划新校区建设,同年9月投入使用,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淮北市首家县级党校党性教育馆也在此启用,红色基因与现代化设施交相辉映。2023年,杜集区委党校举办了38期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1800余人次,数字背后是党校人辛勤的付出,体现了区委党校蓬勃发展的锐意朝气。但作为新成立的党校,也面临着构建课程体系,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当校委会明确我的分工是教学科研咨政后,我把助推区委党校教研咨水平提升作为挂职期间的奋斗目标,持之以恒抓好落实。

精准提升,从无到有

党校产出教研咨成果的关键是教师,杜集区委党校的两位老师都是“95后”,有投身教研咨工作的热情,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路径。我发挥在省委党校教研岗位工作的经历,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重因材施教,明确研究方向。通过与两位青年教师多次谈心谈话,以及听取他们说课、阅读他们写的文章,我全面了解掌握两位教师的教研咨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联系省委党校相关学科专家,通过线上指导、线下研讨等方式,为他们“把脉开方”,明确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方向。通过反复讨论和专家指导,两位教师对研究领域愈发深入,对自身优劣势愈发清楚,对下一步努力方向愈发明晰。

补源头活水,夯实理论根基。针对两位老师理论基础薄弱的短板,我制定了“每周2000字文献综述”计划,即每人每周提交2000字文献综述,文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精选党的创新理论、学科建设前沿成果等。起初,两位老师有些迷茫,文献选择只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我指导他们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权威理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并把自己检索到的相关资料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给他们。两位老师展现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如饥似渴的提升诉求,在深学细悟中不断打牢理论功底。

行常态打磨,锤炼教学技艺。每周一次的“独立说课+集体打磨”成为雷打不动的惯例。从课程设计到语言表达,从PPT制作到课堂互动,精益求精严格要求是我的原则,只有法乎其上,才能取乎其中。在摄制微视频时,我和两位老师为了课程框架反复交流,为了站着讲还是坐着讲反复讨论,为了背景的书架上到底放不放书、放什么书各抒己见。这种“苛求完美”的打磨过程,让两位老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升。我还牵头制定了《杜集区委党校专职教师AB岗制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这些制度不仅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保障,也为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注入了活力。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杜集区委党校在教研咨工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两位教师首次成功申报全市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其理论文章在《淮北日报》发表并获市委宣传部理论征文一等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课程获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微视频“首发经济向‘新’力”获全省党校系统微党课评比二等奖,杜集区委党校获优秀组织奖,实现了教学科研工作有效突破。

深度融入,主动服务

在聚焦主责主业,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我还发挥在省委党校参加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的经验,协助做好区委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2024年12月底,杜集区委党校迎来年度“大考”—全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党校举办。这场高规格培训不仅考验教学组织,更对服务保障提出挑战。面对区委、区政府将四次重要工作会议穿插安排的任务,党校班子全员压上、驻守一线调度,教职工24小时待命值守。在保障这些重大活动中,我和校领导班子注重每一个细节,从深夜更换宿舍遥控器电池,到清晨调整校园景观花卉,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当暮色四合,党校主干道108盏路灯次第亮起,暖黄色光晕穿透冬夜,既为学员照亮归途,也映照着党校人“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的坚守。最终,研讨班与四次工作会议均实现无缝衔接,各项服务也保障到位,区委主要领导现场点赞:“党校服务有温度更有力度!”

回望近一年的杜集时光,我深切感受到,基层党校虽小,却是党的事业大厦的重要基石。一年时间白驹过隙,转眼又到春暖花开之时,东山路上阳光灿烂,党校事业高速发展的春风正劲。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杜集区委党校的同事们携手奋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管理服务处四级调研员、挂职任中共杜集区委党校(杜集行政学校)副校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