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党中央今年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鲜明宣示我党推进作风建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释放了“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强烈信号。
党风正则社风民风正
风行于上,俗化于下。党风就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政风是人民群众评价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党风的延伸和载体。党风政风在百姓眼里就是“官风”,“官风正则民风淳”。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各级官员贪腐成风,大发国难财,结果失去了民心,失去了优势。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我们今天这样颓唐和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反观陕甘宁边区,毛泽东同志曾描绘:“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十没有”就是良好党风、良好政风和良好民风的统一体,生动地反映了党领导下的边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风尚新气象。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社风民风影响党风。好的风气是社会发展一双“隐形的翅膀”,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扬善扶正。
新风一开,万木春来。进入新时代,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实现重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一年接着一年坚守,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从中央到地方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中央八项规定抓出了人心向背,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成为改变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标志性话语。优良的党风,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风气的正向转变,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我们搞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党风政风,就会带动形成什么样的社风民风。
优良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衡量党风状况,最直接、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苏共执政后期,党内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特权腐败盛行,严重败坏了苏共的党风,使党群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亡党亡国,教训极为深刻。优良的党风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之所以能够凝聚党心民心,带动社风民风,关键在于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林场……都是各级党组织践行宗旨使命、保持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所写下的壮丽诗篇。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穿透力,关键就在于“从党中央抓起、从高级干部做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使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民造福的政绩观进一步树牢,群众从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中享有的获得感也不断提升。人们发自内心地评价:“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领导干部家风是涵养党风社风民风的源头活水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作风历来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到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传承好家风,树立好作风,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领导干部的好家风可以凝聚党心民心、促进优良党风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不懈正纲肃纪,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并以此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舒服吗?”甘肃兰州市一名干部40岁时患上脂肪肝。进入新时代,他的脂肪肝慢慢消失了。他感慨道:“自从有了八项规定,自己‘解脱’也‘解放’了,陪酒喝酒时间少了,回家陪家人时间多了,体育锻炼时间多了,读书学习时间多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带头推进廉洁家风建设,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进而推动形成党风正、政风廉、社风清、民风淳的和谐新风尚。
【作者系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基层形式主义治理的实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HSKY2023D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