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以及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变革,并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进行了专章部署。这为我们更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提供了前进动力和方向指引。
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这一伟大变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下推进的,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为价值导向展开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后,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十年来,全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 34.4%,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2021 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 2015 年下降了 34.8%,全国地表水 I—III 类断面比例达到了 84.9%;陆域生态红线保 护 面 积 占 陆 域 国 土 面 积 超 过 30% ,森 林 覆 盖 率 增 长 到24.02%,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 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 6.6%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这一论述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曾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统筹把握党的十八大和党的二十大的相关要求,我们应当看到,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时代性变化,必须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历史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应当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准确把握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安排和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的重大判断基础上,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值得强调的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作者系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