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背景下,如期召开的二十大彰显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大党大国的成熟与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民生工作作了新部署新要求。这与党在新时代十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中国政策的一致性与延续性。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增进民生福祉上升至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而非少数人利益服务这一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十年前,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同中外记者见面,他用“更好的教育”等十个“更”字描绘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七有”上持续用力,实现了小康这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突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有”的基础上实现“好”和“更好”,让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美好生活的创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提升民生福祉的主动性。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确保人民当家做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鼓励勤劳致富,消除不合理的就业歧视和限制,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完善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制度,保障多业态劳动权益,使每一个人勤奋劳动的成果都能得到维护。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多劳多得,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使每一个人的勤奋劳动都能得到合理回馈。维护、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利民的前提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富足稳定的社会也有利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看到,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因此,在民生保障中必须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原则。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须尽力而为,增强均衡性与可及性;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须量力而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利民的关键在于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群众利益无小事,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把握人民意愿,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利民的目标在于缩小社会差距。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必须通过社会资源与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来调整社会结构。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做大蛋糕。完善税收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分好蛋糕。积极推动社会慈善实现第三次分配。二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稳就业”“保就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更有秩序更为稳定的社会,使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因此,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保障每一个群众就业的机会;均衡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终身技能培训来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三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兜牢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保障体系中必须包括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医疗与商业医疗相济的医疗保障体系,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四是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优化人口发展,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将强基层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突破口。
在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环境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五年,在全党上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目标,在不可逆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继续延续并创造确定性。(作者系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