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我作为第一批被组织选派的“双支”骨干来到舒城县委党校工作,协助做好干部培训、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工作。我在基层这片沃土中,边学、边干、边悟,在汲取基层实践知识的营养中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基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身心融入,在调查研究中察实情明方向
初到党校,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角色转变,我一直在思考“基层党校需要什么”“我能为党校做些什么”。为此,我一方面积极融入县委党校,就工作中的问题虚心向校委班子成员、教研骨干请教,经常与青年教师谈心、与学员进行交流,帮助自己尽快熟悉工作,掌握实情。另一方面在校委的重视支持下,牵头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围绕县级党校如何落实“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开展调查研究,在青年教师和主体班学员中组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教研需求及学员对基本培训供给需求,摸排舒城县委党校现有现场教学基地开发情况,实地考察霍山、徽州、绩溪等县(区)委党校。通过对内对外深入调研,课题组摸清了县级党校在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共性问题,最终形成咨政报告《县级党校落实“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对策建议》,明晰了县委党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优化课程供给、提升教研水平等方面的努力方向,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调查研究的终点,不是完成调研报告,而是看能否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的这段调研经历,为后面做好协助分管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精耕细作,在建强师资上搭桥梁建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校来说,培育人才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环节。”我结合工作分工和调研情况,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摆在关键位置,充分发挥在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从事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经验优势,帮助县委党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联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相关处室,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进行教学、科研等方面业务指导,特别是对年轻教师面对面、手把手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积极争取师资培训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中央党校、省市党校各类师资培训班,协调推进建立赴省委党校常态化听课制度,选派教师旁听省委党校外请报告,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借助与上海青浦区委党校结对共建的机会,有序实施“一线墩苗”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选派多名青年教师赴长三角地区跟班学习、基层挂职锻炼等。同时修改完善《县委党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青年干部信息报送推进办法》《县委党校教研科研成果奖惩办法》等制度,推动建立多个“校领导+教研骨干+青年教师”教研团队,定期围绕教学专题开发、课题研究、咨政撰写、现场教学打磨开展讨论研究,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截至目前,以青年教师为主开发的31个教学新专题进入党校专题库。立项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1项、全省党校系统咨政课题2项、全市党校系统课题2项,创舒城县委党校课题立项率新高。9篇咨政报告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10篇理论文章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创新载体,在提升培训质效上拓思路下功夫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在校委领导班子的支持下,我和教研骨干、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一起围绕舒城“红色”“绿色”“古色”“金色”特色资源,开发了《中共舒城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手册》,生成党校办学特色菜单,涵盖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等多个教学模块。注重发挥现场教学的直观启示功能,根据调研情况,仔细研究县内丰富资源,虚心向相关领域专家请教,和县委党校同事们一起,建立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历史文化、产业发展“6+5+3+1”共15个亮点突出、主题鲜明的现场教学基地。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协助创新举办“舒城干部学堂”,利用周五晚集中授课,重点开设财税金融、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文旅融合、干部心理等课程,采取领导授课、专家讲座、专题辅导、视频教学、观摩教学和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全年开展培训8期,先后培训学员1300人次。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作用,面向全县基层干部、产业人才、乡村致富带头人等开展大规模专业培训,全年线上培训学员近5000人。
四季更迭,转眼到县委党校开展“双支”工作已有一年半时间。在这里,我收获良多,也深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双支”人员,只有向下深深扎根,才能向上繁茂生长。我将继续在“双支”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组织人事处四级调研员,挂职舒城县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