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推进以党建为引领的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作者 郭阳
2024-06-24  浏览量:6375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正在快速推进,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农村治理进入深度转型期,主要表现为从简约治理到科层治理的深刻转型。基层治理也随之出现诸多困扰因素,这对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时代性挑战。新征程上,应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理念,创新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活力。“党建引领”关键在于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抓好“关键少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少数”,是党和政府对农村各类方针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核心落实者。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后继乏人”、战斗力减弱等问题,应当充分调动种粮大户、新农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农村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为基层党组织注入年轻活力和新鲜血液。还要积极留住外来人才,为他们留乡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平台,全力消解他们的后顾之忧。农村基层要因地制宜,着力构建党员队伍的长效培养机制,既要“选苗”,更要“培养”,围绕完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把农村党员、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一并纳入培训范围,围绕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专项培训、集中培训等培训方式。有计划地选派有经验、有意愿的干部到村任职,推进乡镇工作重心下移,重点解决村级党组织人才匮乏问题。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实践的最前线,培养一支可用可行可靠的农村党员队伍,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协调“多元主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要统筹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其他多元主体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各类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农民群众形成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好土地政策,积极探索“确权不确地、土地入股、整村流转”等试点,逐步解决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不规范等现实难题,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老百姓收入看得见变化,进而将农民切身利益同基层党组织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基层党组织要选拔出坚定为民服务、积极为民解惑、热衷为民谋福的党员来担任党组织书记,使其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组织动员广大农民。此外,可以实行村“两委”交叉任职,增强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深度融合,还可以从农村精英中选派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或者经营骨干,让懂经济的人参与管理经济,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切实把握村民意愿和利益诉求,重点解决农村改革发展中长期存在但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如建立为民服务平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拓宽市场,安排村庄能人对农民生产经营进行技术指导,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加快推动引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完善基层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共治等制度体系,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比如,要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形成政令统一、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风险与矛盾的预防预警和化解机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和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考核,确保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行之有效。要优化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考核指标,可以通过量化指标管理的方式,对工作实绩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可比较、能评估。我国各地农村的经济基础、人才队伍、资源禀赋等都有明显差异,监督考核指标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到地域差异性,抓好考核奖惩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压实责任主体。

坚持“人民至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一方面,要重点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确保农村基层治理实践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应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广大农民是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在农村政策制定、重大事项决议、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应当准确把握农民实际需求,思民之所想。坚决摒弃行政替代自治的治理理念,要切实推动精细化治理与多元化服务在农村基层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以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治理水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以昂扬奋斗和敢为人先的姿态,加强地方经济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和加强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学习,并注重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活学活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合理运用微信、抖音等数字网络平台,积极学习致富产业经验与优秀发展模式,以“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为主线,积极搭建“党建+大数据+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数字信息平台,加快补齐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短板,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赋能增效。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本文系2024年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FSKQN202445】

上篇: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下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