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林草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元素。2017年3月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实现了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2019年安徽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创建安徽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深入研究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实践举措对推进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推行林长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各级职责的有效落地、长效机制的不断优化以及生态治理系统的逐步健全,以实现对林草资源的有效管护。林长制改革已经在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释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但是,林草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全面落实林长制改革的重要创新,有利于巩固林长制改革成效,完善体制机制;有利于总结示范经验,探索创新做法;有利于行政资源向林业领域倾斜,优先解决突出问题。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完善林长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促进林业治理体系完善的必然要求,是引领林长制改革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
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林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将高质量发展融入林业领域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以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强化护绿,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安全;加快增绿,推进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严格管绿,加强林业执法监管;科学用绿,促进林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深化活绿,创新林业发展支持保障机制”为抓手,不断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目标责任体系。创建安徽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增强林业发展动能,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筑牢长三角生态屏障的使命担当。长三角地区时空一体、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生态服务功能相互关联。安徽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成员,林草资源丰富,林业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基础良好,是长三角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具有筑牢长三角生态屏障的先天自然条件和自身的使命担当。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加强生态空间保护,优化区域生态系统,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的生态要素支撑,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推进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对筑牢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意义重大。
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重要抓手。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和主要阵地。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要求的具体实践。安徽作为林长制改革的重要发源地和先行实践地,不仅要成为好山、好水、好林等优质生态产品的直接供给者,更应该成为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领域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推进安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和优化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的重要抓手。
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的实践路径
安徽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以来,全省各地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奋力打造示范区先行区地方样板,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参考借鉴的实践经验。
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党政责任体系是林长制改革的核心要点。林长制的实施,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责任由林草部门提升到地方党委政府,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力度不够、责任不实等问题。安徽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把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作为推动示范区先行区发展的动力。各示范区先行区积极成立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合力推进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林长制改革创新示范作用,安徽省各地市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统筹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规划建设布局,强化目标引领,根据实际编制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规划方案、实施方案和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间节点等,细化工作方案、管理措施,确保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安徽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立足本地实际,把握发展方向,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林业产业,合理布局,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速林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在推进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上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优势林业产业,积极培育本地特色林业品牌,统筹推进生态富民产业,狠抓林业产品质量。积极发展薄壳山核桃、酥梨、油茶、香榧以及现代特色苗木花卉等特色经济,精心培育林业旅游、林下经济产业,持续打造特色林业产业,加速推进品牌建设,促进生态产品质量与生态服务质量双提升,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生态模式。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制度创新是破解难题、开创新局的重要抓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安徽省各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坚持问题导向,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土地流转、林权改革、金融服务、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持续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市场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与配置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主体实现效益与环保双向协同、双向提升的内在积极性,推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多地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创新林业贷款、保险等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林业改革发展水平,助力防范化解林业风险,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技支撑,推动林业发展。科技支撑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林业科技支撑,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现代林业科技为支撑,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通过积极争取科技示范项目、打造科技服务团队、搭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创新科技服务等方式,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一方面通过林业科研院所与区域共建等形式,培养素质优良的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健全基层林业技术等公共服务体系,带动林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强化现代科技支撑,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此文系2022年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成果,课题编号:QS2022008,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