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使命担当

作者 赵江舟
2023-05-08  浏览量:255

群山错落绵延,红色精神云涌。4月中旬,第5期市、县直机关科级公务员示范培训班的同学们先后赴岳西县、安庆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现场教学活动,在红色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在“两山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革命战争年代,岳西牺牲的烈士和死难群众达3.8万人。在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请水寨暴动旧址、初心使命馆、王步文故居、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跟随现场老师的生动讲述,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惊心动魄的革命年代,与烈士们一起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依然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在这里,党的历史不再抽象遥远,而是以具体生动的形式震撼人心。一场场激烈的战斗情景,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同学们增强了对大别山精神的理解,感受着苦难辉煌的可贵可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管形势多么险恶、斗争多么残酷,大别山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不屈不挠地开展革命斗争,铸就了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我想,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从革命前辈的浴血实践中传承历史、汲取力量,始终坚持把红色基因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把党性牢牢植根于思想行动,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勇于奋斗,绘就蓝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在“五绿”共进、“五旅”融合的安庆市宜秀区杨亭村,看到了村委以“林长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把杨亭村打造成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从村党群中心到生态茶园的田间地头,从实地考察到与村书记座谈,我们了解社情、村情、民情,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深刻感受到近年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产业发展是乡村发展的第一动力。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江勤,他是土生土长的杨亭村人,作为杨亭村在外创业的能人,2014年他被请回村里,带着村民共同致富。杨江勤带领村民,通过走生态发展之路,围绕“茶旅、花旅、果旅、文旅、康旅”五旅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赏花经济、采摘经济、绿色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农民租金收入56万元、劳务收入超过110万元,实现了集体有“奔头”,农民有“赚头”,市民有“看头”的良好愿景。在中国,有无数个像杨江勤这样的党员干部,敢想敢干,富有情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情怀和格局,这也是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和加强的必备素养。

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亲眼所见的感受、拉家常的座谈和调研思考,我们进一步滋养了初心、锤炼了党性,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在全面了解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山区乡村,既有发展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比如还存在龙山野茶产量受限、采茶工劳动力不足需外请、独秀山蓝莓销路不畅、深加工品种不足、种植土壤还需改良等具体问题,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各村的不同情况,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借船出海”、找寻“市场蓝海”、直播带货“人气引流”等新路径、新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别山红色印记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革命精神力量;乡村振兴实践让我们感受到跳动的时代脉搏。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带着感情去服务群众,带着实干去帮扶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作者系第5期市、县直机关科级公务员示范培训班学员)

上篇: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有感
下篇:练好基本功筑牢压舱石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