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增进群众感情

作者 郝永华
2025-05-21  浏览量:30

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感情”二字贯穿始终,在全书出现15处之多,主要阐述党员干部之于群众的“群众感情”,彰显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坚定的主体自觉和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

“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论述摘编》第三部分以标题的形式强调指出:“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作风的优劣影响群众感情厚薄,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因为群众感情淡薄而导致的“四风”等作风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必然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长期蓄积起来,就必然侵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群众感情无从谈起,更遑论“打牢群众根基”。

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全党要更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进群众感情”的重要论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夯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根基。

“一枝一叶总关情”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感情”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强调“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奠定了“群众感情”这一主观意识的实践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的,“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党章中的相关表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我们深刻理解群众感情这一主观意识之客观根源的重要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群众感情源自对“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重大命题的深刻理解与准确践行。

《论述摘编》明确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坚持党性,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征程上,我们要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大危险”,就要更加深刻理解“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以坚强党性锤炼优良党风,增进群众感情。

“接了地气才能培养对群众的感情”

《论述摘编》强调指出,干部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感情培养不起来,真去做群众工作,很多事做不来。所以,很需要接地气,“接了地气才能培养对群众的感情”。“接地气”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因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而“作秀”就容易滋生“四风”问题。这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原因,必须下大力气整治。

对群众的感情需要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为人民服务只作为口号不行,只在文件里批来批去也不行”,一定要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扎根群众,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在身体力行的“接地气”实践中体会“群众感情”的温度和真谛。要把群众当亲人,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们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通过深入研读《论述摘编》,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群众感情”见之于优良党风,源自于坚强党性,保障于严明党纪。新征程上,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八十周年之际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更要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融入日常、化为经常。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一徙木立信之举真正化风成俗,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AHSKY2022D005)、2024年度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项目编号:QS2024010)成果)】

上篇:一以贯之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下篇:没有了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