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安徽考察,聚焦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2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应势而起: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新能源技术到生物医学突破,科技创新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人类生活方式、重塑国家竞争新态势。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最终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核心标志。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明确部署,党中央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阐释和部署不断拓展深化。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持续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
顺势而为:安徽产业向“新”发力、向“智”而行,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劲
近年来,安徽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完善创新生态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2024年,安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8.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方阵,“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加快形成。安徽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到制造大省、从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产业集聚地的历史性跨越。安徽的实践表明,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在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梁言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安徽要加速打造“三地一区”,最大的变量就是创新,最关键的着力点就是新质生产力。安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乘势而上:深化改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变量。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加快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形成现代化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我们要紧紧抓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机遇,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不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安徽近年来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面向未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升级,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加快“四链”融合、实数融合、“两业”融合,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作者单位:宁国市委党校(行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