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鞍山市委党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人才引领驱动办学质量提升,坚决扛牢“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打好“引、用、管、育”组合拳,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拓宽视野引才补齐结构短板
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全方位”引才。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坚决把政治标准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党性要求融入党校人才引育管用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涵养党校情怀,砥砺政治忠诚。制定了人才引进三年规划,聚焦教学、科研等紧缺专业需求和岗位需要,进一步开拓视野,在更广的范围选拔高层次人才。2022年以来,市委人才办面向长三角地区为党校公开招录选调26名硕士学历及以上高学历人才,有效充实了党校人才后备力量,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根本性优化。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原则,柔性引进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先进典型、党校高校知名专家为兼职教师,建立了全市党校优秀师资库并动态更新,有力保障了教育培训的质量水平。
突出育用结合深挖发展潜力
坚持育用结合、以育促用。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教研咨一体化能力提升,按照组织定向、专业定位、岗位定制的原则,指定教研名师“一对一”帮带年轻教师,抓好传思想、传知识、传作风、带实践任务,着力在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业务上辅导、纪律上督导,促进年轻同志尽快成长成才。充分搭建历练平台,通过举办全市党校系统教研人员能力素质提升研讨班、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和到县级党校支教等方式,厚实教师理论功底,提升专业能力。近三年来,共选派教师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南京市委党校参加进修培训、实践锻炼,开展“双支一送”等百余人次。积极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品读经典”、说课备课、读书沙龙、“微党课”“微宣讲”等活动,让年轻同志晒成绩、找短板、提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党校人才队伍,一批年轻教师已能够担当重任。
严管厚爱并重激发干事劲头
有针对性地对党校人才队伍现状开展分析研判,坚持“人岗相适、优才优用”的原则,对部分岗位人员进行优化调整,就未来专业发展方向与职业道路规划开展谈心谈话,深挖个人成长内生力,帮助和引导教职工找对路子、迈开步子,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注重实绩实干实效,在全校上下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修订完善《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综合考核暂行办法》,科学量化教学、科研、咨政等指标任务,强化正向激励,以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近年来,共培育出6名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教研名师,15名教师获评省、市理论宣讲名家。校(院)教师还荣获市级“学术带头人”、“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先进个人,全市“五一劳动奖章”“职工技术能手”“十大法治人物”“马鞍山好人”等称号,7名同志分别当选为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来,人才引领和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有效促进了教研咨工作开展,提升了办学水平。近三年来,共举办、承办中央、省、市各类培训班次270余期,培训24000余人。成功将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凹山湖、六衖村现场教学点打造成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3个专题进入省委党校主体班课堂、1门课程获评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程,1门课程获全省党校系统现场教学优秀课程,2门微党课在安徽先锋网展播,获全省党校系统“教学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单项突出单位表彰。立项“文旅深度融合视域下凌家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市厅级以上课题49项,公开发表理论文章120余篇,118篇咨政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获评全省党校科研决策咨询工作先进单位。(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