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12月31第二十四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中展现党校更大担当和作为 增强历史主动 勇担时代重任 奋力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宁国市委党校:坚持从严治校 涵养清朗校风 一周泉水行  一生乡土情 以正确政绩观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蚌埠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周泉水行 一生乡土情

□ 作者 谢蕤睿

打点行装,踏着晨曦,我和同学们坐上了前往泾县的高铁。经县城中转,我们第三组5人被昌桥乡的同志接到了乡政府。经座谈、初步了解基本情况,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此次实践的目的地:泾县昌桥乡泉水村老乡张小宝家,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五同”社会实践活动。

“昔我往矣,心中有思”,初踏进泉水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同时也带着一丝忐忑。“今我来思,心中有得”,离开之时,行囊满载而归,内心也更加充盈。

同吃一锅饭,感恩鱼水之情

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与百姓同吃一碗饭,那是生死与共的承诺;和平发展的年代,干部与群众同吃一碗饭,是共同奔赴的浓浓鱼水情。于我们而言,“同吃”是一种体验,每天与农户叔叔阿姨围坐一桌,品尝着自家种植的蔬菜和粮食,每一口都是那么质朴而香甜;“同吃”是一种承诺,是我们始终与群众在一起的坚定立场,共谋民生之利、共享发展成果;“同吃”是一种责任,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心系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同住一间屋,感受民风淳朴

住在农户家中,与他们朝夕相处,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农村的淳朴民风和深厚的人情味。我们或是漫步于村间的小道上,与偶遇的村民微笑致意,那份不加修饰的热情和友善,让人心生暖意;或是围坐在桌旁,听老人讲述村庄的历史变迁,感受着这片土地上流淌的历史与文化;或是傍晚时分,与农户家庭一边分享着今日的见闻,一边准备晚餐,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和美好。这种亲密无间的接触,加深了我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联系,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

同劳动,体悟奋斗伟力

在共享菜园,我们耕种过同一片菜地,松土、刨坑、移栽、浇水,感受泥土的质朴与生命的蓬勃;在扬子鳄生态保护基地,我们下过同一个鱼塘,看见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泥淖中欢腾跳跃,与村民分享满载而归的喜悦;在泉水村的中心广场,我们打扫过同一条小路,弯腰捡拾垃圾,挥帚扫除落叶,努力让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每一次劳动的挥汗如雨,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总书记说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也让我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勤勉工作,才能在实践中锤炼自我,才能承担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同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在泉水村的山间地头,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技术相关的知识,明白耕种的不易;在田坊村的大树下,了解了传统农耕文化,感受着那份对土地深深的眷恋和尊重;在龙桥村的孤峰河畔,体悟了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找平衡,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我们也将党的最新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传达给村民们。这种双向的学习过程,对于“从家门到校门、又从校门到机关门”的我来说,既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也启发了我对“知行合一”的思考。

同商量,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我们走家串户,与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并向他们宣传医保征缴、农业补贴等政策;邀请乡贤能人召开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对乡村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共谋发展大计;与村“两委”共商共议,探讨如何在扬子鳄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同商量,是集思广益的方式,是凝聚共识的途径,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同商量”不仅是策略上的协同,更是情感上的共鸣,只有顺民意才能聚民力,只有聚民力才能暖民心。

一周泉水行,一生乡土情,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写道,土气成了贬义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却忘了乡土才是中国社会的根。树不能断根,人不能忘本—在泉水村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我从农村社会实践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收获了宝贵的人生财富,也在心中结下了对乡土的浓厚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要将此次社会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保持吃苦耐劳的本色不改、重农固本的情怀不移、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