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6月15第十一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推进以党建为引领的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 作者 毕道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为了谁、依靠谁、如何建的问题。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既是生产空间、也是生活空间。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在深刻把握现代城市显著特征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科学运用综合的治理手段,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深刻把握现代城市的显著特征

现代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产业、信息等要素资源,具有不同于乡村的显著特征。一是聚集性。城市聚集大量的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人口的集聚,人口聚集一方面可以推动城市发展,同时也会给城市带来住房、交通、服务等资源的稀缺。如何在规模效益和集聚拥挤中找到平衡,既可以为企业和城市人口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又不至于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缺等城市问题,这就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流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了城市人口不断地在企业间、行业间、城市间、区域间和城乡间大量频繁地流动,伴随着人口流动,信息、技术、资金、产品、服务等要素也会在企业间、城市间大量快速流动,这种流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城市创新和活力的体现,但也会给城市治理带来风险挑战。如何让城市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是城市治理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三是差异性。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不同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就业人员的年龄、职业、阶层、收入、教育、生活方式等都有明显差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需求差异较大。城市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境况不同、获得的机会和资源不同,对城市管理和服务需求也会不同,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期望也会有所差异。如何让城市既多元又融合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么样建设城市等根本性问题。城市的各项工作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民的满意为归宿点。“人民城市人民建”,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人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体力量。城市建设发展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为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提供制度化保障,通过“市长热线”、网上意见征集、公众“议事厅”等形式,畅通民众参与渠道、完善民众协商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能有序、有效地参与城市建设全过程,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人民城市为人民”,从城市建设到管理再到运营,都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高效治理,让城市既充满活力又秩序井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体现了“以人为核心”和“需求导向”的基本原则。因此,一方面,坚持“同等人”理念,将城市新老市民同等对待,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化、便捷化。另一方面,坚持“不同人”理念,关注农业转移人口、低收入群体、老年人口、残障群体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兼顾其特殊的发展需求,提升各群体在城市中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科学运用综合性的治理手段

城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城市不同主体、不同群体需要,因症施治,解决城市运行中突出的“城市病”问题。城市治理既要解决现实的问题,也应注重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方式。

一是依法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要充分发挥法治对城市治理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运用法律平衡利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法律法规。提高立法质量,依据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提高法律法规的精细化和可操作性。城市管理人员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问题,提升执法效能。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平和协商解决矛盾纠纷,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二是智慧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现代信息技术是智慧治理的技术基础,在信息和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收集城市治理客体的动态数据,对所收集的城市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预测城市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进而选用和调整城市治理的方法,实现城市治理方法的智慧化,增进城市治理的效果。让技术服从于理念和价值的实际需要,智慧治理强调城市治理在制度、体制、机制和技术等方面都要全面实现智慧化并深度融合,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治理决策、执行和评估有机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城市治理方式手段的动态调整,实现实时、动态、智慧的城市治理模式。三是精细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粗放的城市治理浪费城市资源、有损政府的公信力、有损城市品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要。城市治理的精耕细作已成为时代要求,城市精细治理要求城市治理体系精密构建、城市治理主体精明能干、城市治理客体精准界定、城市治理手段精确匹配、城市治理成本精打细算、城市治理绩效精益求精。“数字化”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善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必须尊重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认识“城市性”显著特征,坚持“人民性”价值取向,运用“综合性”治理手段,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本文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创新工程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GCXKJC202322】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