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6月15第十一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重要言论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工作研讨会召开 校(院)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专题研讨 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职工示范党支部 研究室研习小组获2023 年度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 新境界“ 新 ”在何处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境界“ 新 ”在何处

□ 作者 王中汝

能够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和生命力之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境界“新”在何处,弄通弄透了,掌握了精神实质,才能更加自觉地武装头脑,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是要解决问题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各领域、各地区、各阶层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紧紧围绕发展质量与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像中国这样依靠改革开放实现快速发展的大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纵然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一个友善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不确定性大为增加。新的国际格局,既包含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因素,也存在着一些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我们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也为世界共同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方案。国内建设任务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党内不同程度存在的领导弱化、信仰动摇等问题,增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成为确保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应对外部挑战的决定性因素。

新的问题与挑战,要求中国共产党勇于推进理论创新。新的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鲜活的现实材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立足于新的现实,精准把握发展进步脉搏,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新的理论创新途径

党的理论创新,存在着一个方法与途径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经由“两个结合”实现的。

“两个结合”中的“第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始终重视并坚持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创性贡献,是揭示了“第二个结合”对于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这是有机结合的前提。实践已经证明,二者之间通过结合实现了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二者共同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二者的结合,强化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任何一种具有强大的改造世界能力、引领社会变迁的思想理论成果,都是在真切关照现实、充分继承历史和外部世界创造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就此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大思想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与传统文化根脉,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与中国5000年文明的有机对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新的科学内涵

经由“两个结合”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创新性思想观点,形成了集原创性、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于一体的思想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新境界之“新”,首先体现在党中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概括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党的二十大深入阐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主要内容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科学体系层面,我们党提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除此之外,截至目前我们党正式提出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各领域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境界之“新”,体现在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而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上。这些观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洞察人民的群体构成变化与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多样化的时代要求;新发展理念,尤其是居于首位的创新发展,要求通过推动各个领域内的高质量发展,解决人民美好生活的“质”的需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动力,也是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则从现代化的角度,指明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等。这些思想观点,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大厦的坚实基石。

理论是实践的产物,创新是复杂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势必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尤其是一系列原创性思想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新的理论贡献

科学理论的本质,在于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指导人们当下的实践,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共产党执政规律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新的实际,明确了共产党的定位,强调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内不能形成利益集团;明确了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原则;明确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大任务,提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明确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第一位的党纪和党规;明确了与时俱进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这些得到实践检验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从落后走向发达、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基本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提出崭新的义利观、安全观和全球治理观,科学反映了世界发展客观趋势,为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判断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明确党的理论创新的新途径,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思想观点,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奠定了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学好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把它运用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是全党最重要的政治责任。【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