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4年5月15第九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传承铁军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品真理的味道 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 作者 潘 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征程中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报告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这在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党中央又一次对检察机关寄予殷切期望、赋予重要责任。进入党校学习以来,我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检察干警要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深入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律监督彰显法治伟力,以能动履职推进法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坚定不移做“两个维护”的捍卫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十多年来踔厉奋发书写的“中国答卷”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越是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时,越要紧跟总书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依靠顽强斗争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要牢牢把握“政法姓党”这个永远不变的根和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做平安中国的建设者。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要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摆在首位,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立足检察职能推动加强金融、网络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水平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标党的二十大和安徽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等部署要求,依法能动履职,用检察工作的“辛苦指数”换来社会的“稳定指数”、经济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重要指示精神,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坚定不移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司法责任制和员额制,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得到纠正,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当前,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变到“好不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新时代新征程,要以更高站位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维护司法公平公正公信。要弘扬斗争精神,确保手中的检察权始终依法规范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办好一个个“小案”、抓好一件件为民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定不移做法治精神的传播者。“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决扛起“谁执法谁普法”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司法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通过开展以案释法、发布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专题宣传周等形式,及时向社会传递法律的精神和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结合司法办案,讲好检察故事,助力法治精神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者系第5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二班学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