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12月30第二十四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弘扬传统美德 传承优良家风 学思录 一枝一叶总关情 《六韬·文韬》中的治理智慧和新时代启示 “传家宝”的故事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韬·文韬》中的治理智慧和新时代启示

□ 作者 刘丽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所著《六韬》不仅是我国古代兵家名著之一,更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思想。在其开篇《文韬》一卷中,以姜太公和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主问对的形式,论述了治国理政的若干问题,其中蕴含的治理智慧对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六韬·文韬》中的治理智慧

“仁”的思想。与其他兵家名著不同,《六韬》中多次强调“仁”,特别是在《文韬》卷中,“仁”是该卷多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在《文韬》卷第一篇《文师》篇中,就对“仁”的概念做出了定义“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指出“仁”的实质是共享。《守国》篇中,姜太公对周文王讲解“仁圣之道”,将“仁圣”奉为统治者的最高境界。与儒家的“仁政”思想相比较,《六韬》中的“仁”更有一层“爱民”的涵义,比如多次提到“民不失务”“农不失时”“省刑罚”等观点,都包含了一层朴素的“民生”思想。

“时”的思想。《六韬》中特别重视国家治理对治理规律的把握,《守国》篇中“天生四时,地生万物。”“时”并非“天命”等迷信概念,而是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把握这个规律,就能抢占先机,违背这个规律,就将遭遇失败。《六守》篇中的“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恰与如今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呼应,体现了当时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明传》篇中文王临终前咨询“先圣之道”时,姜太公的回答是“时至而疑”“道之所止也”,错过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将会造成损失和遗憾。

“贤”的思想。《六韬》把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人,认为“贤君”“贤臣”是决定国家治理效果的关键。《盈虚》篇将“帝尧”奉为“贤君”的楷模,指出他一是吃穿用度都极其简朴,“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粝粱之饭,藜藿之羹”。二是非常重视对底层民生的保障,“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三是公正无私而且赏罚分明,“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这样的领导者当然能赢得群众的爱戴,“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而对于“贤臣”,《上贤》篇中指出“臣不忠谏,非吾臣也”,政策执行者的职责不该是讨好献媚上级,而是通过直言谏议服务于领导科学决策。

《六韬·文韬》中治理智慧的新时代启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创造历史。《六韬·文韬》中指出,只有“同天下之利”“与人共之”,做到“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才能“天下归之”。在治理过程中必须注重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首先是注重经济建设,“大农、大工、大商”“三宝完,则国安”。其次是通过“薄赋敛”减税降费释放民间经济活力。最后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诉求,“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只有时刻心里装着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科学把握治理中的规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铸就辉煌的重要法宝。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总结群众经验、反映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正如《六韬·文韬》中指出的应对之策“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用全天下老百姓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自然能坚守执政为民的治理初心。同时“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治理过程中既不能为了政绩而蛮干硬上,也要在重大风险和考验面前担当有为。

重视治理人才的培养选拔。人才是第一资源,把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才能为我们的伟大复兴事业注入不竭动力。关于人才的选拔培养,一方面《六韬·文韬》中提出“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要综合全面地考察人才,尤其是要在实践中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和才干。另一方面“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要建立选人用人的选拔、考核、监督和问责机制,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作者系第5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二班学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