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3年7月30第十四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编者按 人民情怀里的三重境界 从幸福小家看城乡巨变 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中谱写青春华章 随风入夜 润物有声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中谱写青春华章

□ 作者 朱彦晨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担当,书写了世所罕见的人间奇迹,描绘了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斑斓画卷。

翻开《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跨越非凡十年,行遍大江南北。32个“百姓家”的幸福变迁故事,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人民风雨无阻勇向前的奋进姿态。字里行间,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中永远鲜活热烈、始终不渝的人民情怀。

这份至真至诚的人民情怀,来自我们党不忘初心、忠于信仰的坚定选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也是贯穿《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主线。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冷暖、情牵万家灯火。在河南张庄村,他为老人整理被褥,关心晚上冷不冷,问问吃得好不好;在广西毛竹山村,他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关心大家的用水用电问题;在河北骆驼湾村,他踏着皑皑残雪走进老乡家里,看真贫、听实情,鼓励乡亲们“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海南博后村,他动作娴熟地为玫瑰“抹芽”,又欣然戴上黎家斗笠,深情留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温暖话语。一字一句、一言一策,饱含着人民领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挚情感,诠释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信仰、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青年党员要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等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永葆为民初心,砥砺为民恒心,厚植为民情怀,时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这份至真至诚的人民情怀,蕴藏着我们党敢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懈追求的梦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也是《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民”二字,重于千钧,从梁家河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改其心、不移其志,做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为了这个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从林海雪原到雪域高原,从太行山脉到磅礴乌蒙,从梁家河的土窑洞到偏僻边远的大凉山,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实地查看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在安徽大湾村,他嘱托当地干部“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在江西神山村,他提出“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给出了精准脱贫这把“金钥匙”。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激发起广大家庭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8年持续奋斗,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之后,乡村如何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不是简单一笔就能绘成,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铁堡垒要攻克。责任在心、使命在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挂心上,以蓬勃的青春朝气,坚定不移地扛起“因民而生、为民而兴”的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向党和国家诠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精神,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业绩。

这份至真至诚的人民情怀,植根于我们党无限赤诚、忘我奉献的血脉基因。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关键靠支部。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百万扶贫干部呕心沥血、倾力奉献,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实际行动彰显为民奉献的情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庄严宣誓,“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是他们新的目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在江苏永茂圩自然村,80岁高龄的共产党员洪家勇,将防御汛情作为每年的“规定动作”,坚持早晚巡堤执勤40余天,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作为”;在新疆阿亚格曼干村,驻村干部与村民“结亲户”,像一家人一样无话不说、共渡难关;在湖南沙洲瑶族村,当地“两委”赓续“半条被子”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务实举措。一句句铿锵誓言,一件件民生“小事”,凝聚成人民就是江山的炙热情怀,升华为那一句最深情的告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立足本职岗位,踔厉奋发、锐意进取,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荣光。

合上书本,细细回味。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劳、跋山涉水,走进的不只是百姓家,更是百姓的心里。扎根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份浓厚的人民情怀岁月不改;把人民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生命摆在首位,这份庄严的承诺永远鲜活。跨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人民”永远都是我们党的关键词。在这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守为民初心,牢记为民使命,奋力担当作为,在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谱写出最绚丽的青春华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