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我们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新征程中展现教育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但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学上”的问题总体上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更加凸显和迫切,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愈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着力解决好教育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坚持自信自立,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一个有着 14 亿多人口、近 3 亿在校生、1880 万专任教师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是一个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传统底蕴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能从别的国家移植或者克隆过来,更不可能脱离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坚持“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我省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全国中上、位居中部前列,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够优,终身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外部而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千秋万代,既有政治属性,也有民生属性,既有社会属性,也有经济属性,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就内部而言,教育包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多个学段,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承担着德、智、体、美、劳等多重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施策,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提质和扩量、效率和公平、当前和长远、政府和社会,教育科技人才、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坚持胸怀天下,通过教育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的影响力,通过教育弘扬和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努力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作者系第 53 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