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校报

2022年11月29第二十二期
国内统一刊号:CN34—0834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感悟经典中更好守初心担使命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淬炼为民情怀 助力“三农”发展

按日期检索

8 2022
8
8

电子报刊系统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淬炼为民情怀 助力“三农”发展

□ 作者 黄浩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深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的全过程,把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的先进理念贯穿治国理政的全领域。作为在省人大从事“三农”领域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智慧和力量书写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

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耕“三农”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总书记真挚为民的公仆情怀和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

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936 年,他在延安时又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联系到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当前,我省正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走“三农”高质量发展之路,但从现实的比较中看出,“三农”的短板、弱项较多,欠账也较多。如何补短板、强弱项、固底盘,就是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守牢农民的生活底盘。工作中,要多看看农业的现状,多想想农村的处境,多听听农民的声音,强化政策引领和法治保障,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心系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厚植“三农”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慰问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受灾群众时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今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回信中写到:“得知你家中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粮食生产,我一直都很关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这些朴素的话语中,无不体现了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家国情怀和丹心为民的领袖担当,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我们都听说过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故事。长征途中,有 3名女红军来到村民徐解秀家,看到简陋的床铺上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红军大部队出发时,她们决定把唯一的一条被子留给她家,但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一位女红军摸出一把剪刀,把那条被子剪成了两半,留下半条给她。多年后,记者采访徐解秀时,她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无数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人民高高举过头顶,人民才会把你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联系到“三农”工作,我们要准确把握“三农”突出问题,把农民群众期盼的种粮收益高一点,农村人居环境美一点,日子过得好一点,作为我们优先解决的重点。要善于在农民群众感受发展的“最痛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弱处”,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堵处”,着力乡村治理的“最难处”,寻找解题路径,搭起桥梁纽带,工作奔着问题去,方法跟着问题走,扛稳“米袋子”、丰富“菜篮子”、拧紧“油瓶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推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用无我的奋斗精神兑现承诺,扛起“三农”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牢记对人民的承诺,并为之不懈奋斗,是共产党人一生的信条。电视剧《绝密使命》讲述了我党在大革命最艰难时期建立的一条秘密交通线,无数个交通员用生命传递情报、护送人员、运输物资,实现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的故事。回望历史,我们看到,忠诚和信仰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一步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最强大的精神力量。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时表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一份庄重承诺,也是一份公开宣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利益高于天、重于山,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在所不惜。这些都启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就要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庄严承诺,始终不忘初心使命,以勇于担当的精神,以无我的工作状态,转变作风,埋头苦干,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做实农民群众生活保障。虽然我们在岗位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为人民尽责是无限的。我们要用一生的奋斗把这份责任书写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路上,书写在丰收的稻田麦浪间。作者系第 73 期县处级干部(经济)进修班学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ICP证:皖ICP备06012118号 制作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