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校人

作者 张佳禄
2024-12-14  浏览量:454

一夜秋雨,桂花满地。晨起至单位培训报到,校园如水洗般明净,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桂香,心境也随之变得澄澈起来。九月份我的驻村工作刚刚结束,回到党校后,昨日之青春迸发尚在眼前,今时今日却只觉得校园里多了许多沉静的气韵。我不禁思索,基层历练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又该如何将基层历练所思所得融入为校(院)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中去。

站在新的起点,以学员身份参加校(院)中青年管理骨干培训班,幸得名师点拨、前辈教导、同学解惑,那些终日乾乾、未曾虚度的时光中沉淀下来的所思所感,终于等到合适契机,于此时此刻从胸中尽吐。“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党校青年干部,唯有以初心筑牢使命,从根本上做到对党忠诚、自身干净、担当干事,方能成长成材,让青春泼墨出与人民群众、党校事业血脉交织的鲜红底色。

党校青年的底色是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也是熔铸于百年大党内在血脉的精神特质。数日间学习,如海绵般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也思索,无论是在基层或校(院),对党绝对忠诚究竟落于何处。我深知,那绝非落在纸面空谈,可心中答案又始终隔着一层薄纱,不够明朗。直到某日上午,听到郝永华教授关于“群众工作方法”的讲座,方才豁然开朗。理论终将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忠诚永远落于人民。我想到驻村工作时走访困难群众,碰到一位独居老人。她发已全白,身形枯小,在将一些生活物资送进她房间时,我听见老人略显浑浊的声音:“多亏了你们,要不是共产党,我早就……”从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党忠诚,便是忠于人民;忠于人民,亦是忠于自己。数日理论学习一朝入脑入心,化作党校青年心中永远的红色。

党校青年的底色是干净。我深知自身并非美玉,但在课上论及如何恪守纪律规矩、当好管理标兵,也有思索。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骨干,首要便是做一个干净的人。守好廉洁从政的底线尚且只是基本,干净,更映照着我们选择成为党校人的理想与初心。身在基层时,面对纷繁的事务、错综的关系,我常扪心自问,走过的每一步道路是否仍旧笔直;回到党校后,我仍旧牢牢树立法治思维和底线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规矩。我始终明白,“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人一旦失了纯粹,便失了分寸,路子一歪,必然会从种成果变成酿苦果。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党校青年的底色永远是干净、纯粹,是无悔于青春,无愧于人民。

党校青年的底色是担当。人生之乐事,莫过于同侪论道。作为培训班中年纪最小的同志,有幸与诸位前辈同仁交流学习,获益匪浅。“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工作中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有些时候难免精力不足,或有畏难情绪,做起事来自缚手脚的情况也有之。无论是在基层驻村工作时,还是在校(院)工作中,我都深有此感。在培训班学习中,听取前辈经验分享,与浙江省委党校青年骨干交流讨论,我深刻意识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缺少工作经验,是青年人最通常的短板,但青春的冲劲与干劲,也能够迅速将短板补齐。只有本着求实精神踏踏实实工作,不畏艰难、不务虚名,才能把工作干出实效,无愧青春和人生。

作为党校青年,我将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多务实功,把基层工作的经验融入到新阶段的工作当中,将个人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为校(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作者系省委党校中青年管理骨干培训班学员)

上篇: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组织观念严守组织纪律
下篇:没有了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