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秋诗话

作者 霍然
2024-10-08  浏览量:78

中秋之夜,当人们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一首首中秋诗词,它们以独特的韵律和意境,将人们带入一个个充满温情与美好的世界。千年的时光,依旧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在这片浩瀚的文学星空中,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无疑是中秋诗词领域的巅峰之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开篇之句,便如一股清泉,潺潺流入读者的心田,引发无尽遐思。诗人以月为友,将满腔的思绪化作对明月的深深一问,这不仅是对中秋月色的深情描绘,更是对人生、对宇宙、对时间的深刻洞察与抒发。诗人笔下的月亮,不再是简单的自然之景,而是化作了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他对亲人的思念、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的笔触轻轻一挥,便将我们的思绪从人间带到了天上,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神秘而遥远的广寒宫中,与仙子共酌,探讨着时间的奥秘。这种跨越时空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这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深眷恋。他既想随风而去,追寻那高远的理想,又害怕那孤寂的寒冷,难以割舍人间的温情。整首诗以月为题,以情为线,将苏轼的旷达人生观、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感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篇探讨人生哲理、抒发人间情感的经典之作。

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则如同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通过描绘人们普遍望月思亲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中秋诗词的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清冷而寂静的中秋之夜。庭院中,月色如水,将地面染得一片银白,树枝间栖息的乌鸦,也在这宁静的夜晚中安然入睡。而那冰冷的露珠悄无声息地沾湿了桂花,更添了几分秋意。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将笔触从景物转向了人的情感。在这样一个团圆之夜,家家户户都在赏月,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但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份属于自己的秋思。这份秋思,或许是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希望能在这个团圆的时刻与他们共度;或许是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在这轮明月下变得格外清晰;又或许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未来的道路能够更加光明。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在离乡背井之时,仰望明月,思绪万千,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化作笔下流淌的诗篇。起句“海上生明月”,如同谢灵运笔下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脁所描绘的“大江流日夜”,看似平淡无奇,无奇特字眼,无点染色彩,却自然流露出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纯然写景,却已点明题中的“望月”之境。

然而,诗的魅力在于其情感的转折与升华。第二句“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悄然转入“怀远”之主题。回望历史长河,前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皆是咏月之名句,其意旨大抵相同,皆在表达虽隔千里,却能共赏一轮明月之情。然而,尽管旨意相近,却因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在不同的体裁之中,谢庄以赋,苏轼用词,张九龄则以诗,各展其妙,各尽其美。

夜幕降临,月华如水,自东方缓缓升起,直至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消散。这漫长的夜晚,被古人称为“竟夕”,寓意着整夜的时光。在这样一个宁静而悠长的夜晚,大多数人或许已沉入梦乡,但对于那些因思念而不眠的人来说,这夜色却显得格外漫长。这“竟夕”的月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它让人们看到了在漫长岁月中那份不变的深情与执着。“灭烛怜光满”,那轻轻一吹,不仅是熄灭了烛火,更是为这满室的月光让出了舞台。“披衣觉露滋”,衣袂轻扬,感受到露水的微凉,在这漫长的夜晚里,它不仅仅湿润了衣裳,更滋养了那份深藏心底的情感。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以满手月光为赠,这份赠予虽无形无质,却饱含了他满腔深情与无尽的心意。此处的“不堪”之情,实则是情感深沉至无法言表之境,他巧妙地借用了晋代陆机诗句的精髓,不仅展现了月光的盈虚不定、难以捉摸,更将这份情感升华至一个新的高度。月光之下,诗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而他心中的那份情感,却如同月光一般,虽清冷却又明亮,穿透了夜的寂静,直达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全诗也在此时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遐想与回味。

上篇:书香润家风 清廉守根脉
下篇:传承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