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大以来,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创新本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推进高质量发展亟待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从“三位一体”到“良性循环”再到“一体改革”,充分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最鲜明的特征是创新主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主导作用的发挥,则需要教育、科技、人才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从供给的角度看,教育是人才的供给侧,人才是科技的供给侧,科技则是新质生产力的供给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人才蓄积创新智力,科技产出创新成果,本质上都为创新主导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而引领高质量发展服务。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国际产业分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人才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力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来实现,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创新的根基,人才既是科技创新的发起者,又是产业创新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是新质生产力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驱动。
教育工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不是普通劳动者,而是用现代知识、技术以及文化武装起来的新型劳动者,不仅包括“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等相对更侧重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高学历高水平研究型人才,还涵盖“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等更注重工程、技术、技能等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还包括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学历有差异、工作内容有区别,但都是依靠系统、专门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和训练,其知识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决定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与方向。科技靠人才支撑,人才靠教育培养,唯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涵养源头活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打下扎实基础。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不断加速衔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研发经费强度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正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教育驱动人才、人才驱动科技、科技驱动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核心要素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我们还要正视创新能力不够强、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这个“阿喀琉斯之踵”,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迫在眉睫,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的有效联动,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倍增效应。
打通创新发展“最先一公里”。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背后离不开基础研究突破的支撑。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要坚持“四个面向”指导原则,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支持基础研究,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从“卡脖子”技术等现实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供给,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对于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前瞻性引领作用。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开展“新理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实施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方案,面向未来产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打通创新发展“最后一公里”。基础研究侧重于“有没有”的问题,成果转化则聚焦“用没用”的问题。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关键一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是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健全前沿科技“沿途下蛋”机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探索赋权改革新模式新路径,将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动态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变化,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等。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既要注重人才的多元引进,又要保障人才的合理流动,让各类优秀人才引得进、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分配决定于生产,又反作用于生产。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强化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在职称评聘、绩效薪酬、转岗任职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提升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宽松的创新氛围是无形的激励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注重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让“宽容失败”成为创新主体们的盔甲与后盾,激励各类优秀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担当、善作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就是要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一个整体,“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以高质量教育立德树人,用高水平科技创新激发动能,让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涌现,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良性循环助推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通从教育强、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进而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通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作者系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