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坚持胸怀天下”的哲学意蕴

作者 李芳
2023-11-30  浏览量:404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是金砖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启示开始,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包括“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内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意蕴逐步凸显。

“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创新表达

马克思主义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坚持胸怀天下”是这一世界观方法论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表达。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描摹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以有机联系的整体性视角考察世界。“坚持胸怀天下”就是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把握今日世界之“辩证图景”,旗帜鲜明地提出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命运与共、休戚相关。近现代以来,以一时一地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的现象在西方国家屡见不鲜。这样的世界观不仅容易产生民族中心主义的观念,也直接导致现实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为。当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但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胸怀天下的真理智慧。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答案,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追求所有人的自由和解放,立场坚定地提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做出应有的贡献。近现代以来,以资产阶级、特权阶层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的现象在西方国家普遍流行。这样的世界观往往体现为搞集团政治、拉帮结派、打压异己的狭隘思想、政治理论与政策实践。当前,各国人民共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局部战争、政治动荡、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严峻态势。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鲜明彰显了我们党胸怀天下的崇高追求。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的普遍需求,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创新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这段话中的“天下”观念是贯穿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一个重要概念。“天下”是“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它不拘于一域一国,正所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中华民族的“天下”包括了古人所知的人类整体,代表着已知的全部文明世界。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中庸》中有“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的君子境界,《论语》中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情怀,《孟子》中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德要求;杜甫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范仲淹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等等。这些耳熟能详、传承至今的经典格言诗句中的“天下”观念是中国人乃至汉文化圈的独特文化概念,本身具有不同层面的多样性意涵。

这种具有多样性意涵的“天下”观念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最具中华文化特色的天下观。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激烈的政治冲突屡见不鲜,但中华文明独特的“天下观”有力地支撑着中华民族一次次化解矛盾,实现新的辉煌。作为哲学层面的“天下”体现为中国人关于“天下”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国家观、历史观,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形态。“天下观”是塑造中华文明和中国智慧的重要载体,滋养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一个重要的密码就是建立、传承和弘扬了“天下观”。今天,“坚持胸怀天下”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天下观”所传达的万民苍生的价值旨归、所展现的家国一体的伦理结构,所蕴含的和合一体的文化基因进行了时代性的转化与创新,为人类和平、全球治理、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视野、全新思维与全新智慧。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问题的时代解答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两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哲学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自身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回答着这两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对这两大问题必然要给出新的解答。

从认识世界的维度看,坚持胸怀天下意味着用一种世界眼光去认识世界。在对“坚持胸怀天下”进行阐发的过程中,无论是《决议》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强调“世界眼光”,前者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后者则提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这就意味着,“世界眼光”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必要前提。那么,何谓“世界眼光”?简而言之,是指放眼全球的视野,深层次的意蕴则是着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去认识世界。《决议》指出的“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其核心意思就是在大趋势大潮流中形成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共产党用世界眼光来认识世界,这种认识远远超越国与国之间单纯的国际关系,而是一种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潮流和世界局势的精准把握和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理解了“世界眼光”,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在自身与世界的统一发展中贡献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

从改造世界的维度看,坚持胸怀天下致力于用一种实践方法去改变世界。在对“坚持胸怀天下”进行阐发的过程中,无论是《决议》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强调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即“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这是“世界眼光”基础上的“实践要求”,即通过对现实的社会历史进行科学分析,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予以遵循。这种对于历史规律的发掘和把握绝不能依托于西方哲学家所倡导的先验理性,也不能建立在西方政治家对于国际态势的具体分析之上,而必须是以人类社会中现实的而非抽象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础。具体而言,就是将“人”作为实践主体去解析整个社会的基本架构,进而对社会基本架构基础之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与其他的哲学分析方法不同,这种实践的方法不提供适用于不同时代的“普世性”答案,它提供的是一种对于现实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进行规律性把握的科学方法。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认识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之上,“改造世界”即“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才能达成,更加美好的世界前景也才能逐渐成为现实。

总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胸怀天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基本立场和道义优势,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只有深刻理解“坚持胸怀天下”的哲学意蕴,才能准确把握其价值旨趣和精髓要义,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谱写强国复兴的崭新篇章!【本文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科研创新工程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GCZD202201;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上篇:没有了
下篇:《甲申三百年祭》的当代价值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