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芜湖市委党校校园外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论述,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能力,根据市委要求,芜湖市委党校(芜湖行政学院)会同市委组织部,精心谋划和探索实施了集理论武装、专业培训、实践锻炼、考察评价和择优使用于一体的年轻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经过两期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创新实践,破解了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选、育、评、用”脱节问题,切实增强了培训实效,提升了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为组织部门发现、使用优秀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
严格学员准入标准,解决“报而不筛”的问题。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共同落实教学计划并协调落实培训资源,市委组织部抽调专人担任观察员全程参与学员培训过程并与校(院)有关部门共同完成学员“画像”。针对以往干部调训“报而不筛”的问题拿出具体举措,要求第一轮各县区、市直单位根据要求报送40岁以下、任正科3年以上年轻干部105人;第二轮,根据工作需要,优先选用有两年以上基层领导经历的正科干部,并且1985年以后出生的比例不低于20%,进而筛掉30人;第三轮,再根据近年年度考核和领导掌握的情况,最终确定参训学员为70人。市委主要领导对学员名单进行审定。
强化培训过程管控,解决“训而效低”的问题。培训直接瞄准干部能力“痛点”,着力提升学员理论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资选配上,重点选用长三角区域党校一流专家、全省党校系统授课名师、C9高校马院知名教授。教学形式上,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大刀阔斧推进教学方式创新,互动式教学占比达50%,包括案例分析、实战演练、情景模拟、座谈研讨、桌面推演、辩论赛等,校(院)还与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合作,专门量身打造体验式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上,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提高“七种能力”要求,坚持“需要什么就提升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问题导向,精心构筑“1+4+7”教学体系,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涵盖党性锤炼、经济理论、管理理论、法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四大基础性教学模块,以及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七大专业性教学模块,直击干部能力“痛点”,让学员在培训中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校(院)委会研究审定培训方案;市委组织部全程督导、狠抓落实;市委主要领导专门听取阶段性学习情况汇报、提出要求,以严密组织体系推动教育培训优质高效运行。
实施全面多元评估,解决“训而不评”的问题。由人力资源专家、组织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校(院)学员管理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观察员,全过程、零距离观察学员参训表现。以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方法,从人物属性、兴趣特征、社会特征、行为特征、能力态度等方面构建底层标签,综合研判和刻画每位学员的人物“画像”,形成个性化评价材料。同时建立跟踪管理和影像资料存档保管制度,为组织部门进行岗位匹配提供参考和依据。
配合做好任用工作,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突出培训和选用相衔接,组织部门根据校(院)提供的人物“画像”所反映的学员特征,匹配岗位需求,进行梯次提拔和重用。截至2022年底,两批次培训班学员中已提拔任用31人,占比44.3%。其中,4人任县区党委、政府班子成员,10人任市直部门副职。
此次探索取得了市委满意、学员认可的显著成效,为今后开展实效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进一步提升了培训质量。“选、育、评、用”相结合的培训新模式,得到了授课教师、受训学员、组织部门的肯定和好评。校(院)及时总结经验,联合组织部出台《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共商制度》《主体班学员参与科学研究、决策咨询暂行办法》,优化完善了教学布局和课程体系,并在其他主体班次中得到贯彻实施,有效推动了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学员学习主动性。在高强度、深体验、多形式、细观察、明信号的多维培训下,参训学员在收获“精神食粮”的同时,也都有了“不学不知学问有多深,不比不知道差距有多大”的感慨和“意犹未尽”之感。促使学员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态度的转变。进一步坚定了党校教师“为党育才”的初心。通过深度参与整个培训过程,从课程设计到组织管理,再到开展教学,党校教师深刻感受到了培训模式的创新对培训效果提升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有效促进了党校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工作思路的拓展。通过观摩比对校外高端专家的教学风采,参与学员分组交流、研讨、辩论,使教师们更深刻认识到“好课的标准”,更清晰了解到学员的所思所想所需,引导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胡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