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担负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使命

作者 邬平川
2023-06-26  浏览量:287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文化自强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战略安排上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深刻认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历史必然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标志着党对文化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这一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从未中断的人类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正是基于这一深厚的历史逻辑。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鲜明的实践逻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都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了部署。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正是在这一实践逻辑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准确把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基本原则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党的二十大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首次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将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谁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来自于人民,文化自信自强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文化自信自强最终也属于人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的。百年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党百年历史的成功经验,也是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符合文化科技的发展规律,是党的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二为”方向的前提下,允许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创作,可以有效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能够更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发展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性。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十分重要位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时代需求,焕发新的活力。文化要强,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创造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协调。

全面落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任务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意识形态建设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实践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十八大以来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制度创新。这些创新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严峻形势,文化自信自强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首要任务。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心铸魂、强基固本的奠基性工程。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基本范畴,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任务,以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为根本目标,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行动自觉和行为规范。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着力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高品质的文化产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让中华文化熠熠生辉。文化的生命在于交流,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大任务,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国文化。(作者系第88期市厅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上篇:谈谈年轻干部如何“把握”
下篇:没有了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