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可信、可近、可学的党史读物

——读《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作者 张笑冰
2023-05-23  浏览量:230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习近平讲党史故事》按照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以具体故事的形式,将不同历史时期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联系起来,内容言之有序、思想沉实丰厚、语言凝练质朴,描绘了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众多人间奇迹的壮丽画卷,体现了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高远情怀,是一本帮助读者汲取营养、凝聚力量可信、可近、可学的党史读物。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古田会议: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淮海战役:以60万战胜80万的战争奇迹”“六十年代初的全党大调研”“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从‘沙木拉打’到小相岭隧道”……坚定不移的选择中,我们读到了真理和信仰;艰苦卓绝的过程中,我们读到了奋斗与变革;壮阔辉煌的伟业中,我们读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党史故事,我们读懂了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终淬火成钢的背后,蕴藏的不畏强敌、不惧风雨、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这个历史结论、伟大真理,永远颠扑不破。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形成和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创造史、奋斗史、发展史。品尝过“真理的味道特别甜”的喜悦,听到了“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夜空”的嘹亮,凝视着“八角楼的灯光”的璀璨,赞叹于“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的传奇,越是切近党的历史,越能清晰地感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理想之光、信仰之力,我们党在伟大征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1935年,方志敏曾这样畅想未来“可爱的中国”。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正信心百倍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辉前景奋勇前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中有信仰、有意志、有传统、也有警示,是一座蕴含丰富育人元素的宝库,不仅属于过去,也连接着当下和未来。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中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中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学习“与时俱进的‘枫桥经验’”中坚持好、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找到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将所获所得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历史需要后人景仰,历史中的先辈更需要后人敬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勇往奋进以赴之。他们中既有党的伟大领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普通党员和连队战士,既有举世闻名的科学泰斗,也有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陈树湘肠断志未断,杨靖宇流尽最后一滴血,张思德终身“为人民服务”,焦裕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回望青史见初心,那些战火硝烟中挺立不屈的灵魂、干事创业中实干兴邦的模范、改革发展中敢闯敢拼的典型,无一不是滋养灵魂、坚定信念、激发潜力的精神食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是一以贯之的过程,我们要保持滴水穿石的恒心和孜孜以求的态度,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越走越远,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

上篇:没有了
下篇:大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