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助力皖北欠发达地区发展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增强皖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皖北地区产业薄弱,结构单一,而沪苏浙作为先发地区,不仅具有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同时还有着充足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因此在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帮扶过程中,皖北城市应对照先进,全面深化引进沪苏浙地区先进的技术,扎实开展强链补链稳链行动,加快突破一批产业链短板瓶颈,提升二产占比,提高工业对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壮大主导产业。应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与优势,扬己所长,以产业“千亿级”为牵引,突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强存量,突出招大引强育增量,推动原材料等资源和产品双向流动,进一步激发皖北地区的内生发展活力。要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毗邻建设,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引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奋力扩大总量规模,努力催生一批规模大、韧性强的现代化企业。
推进产业园区合作建设。要明确管理体制、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智能制造基地、新型智慧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提升示范等工程主动对接沪苏浙地区产业溢出。要以园区“生产率”为牵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毗邻建设,推动皖北与沪苏浙城市间共建产业飞地、省际毗邻园区等新型合作园区,促进关联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
真抓实干提升辖区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协作平台,推进数字型政府建设,不断简化优化商事审批流程。同时通过项目全程跟进、干部入驻企业等举措及时获悉企业需求,协调解决企业难题、传递政策信息、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制度环境,稳步扩大开放,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搭建沪苏浙投资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提高投资项目转化率,同时用好中央专项资金,争取金融机构配套融资支持。(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