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既是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三年行动,统筹推进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
大力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住房是民生之本。新征程上,要突出住房的居住属性,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推动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跨越。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持续攻坚问题楼盘化解,全力保交楼、稳民生。深入实施“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二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稳步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规范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房。统筹实施棚改、旧改、危改,促进“硬设施+软环境”一体化改造提升。健全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未来五年,改造城镇棚户区45 万套、老旧小区 3500 个以上。到 2027 年,力争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三是推进住房发展转型。推动住宅开发建设街区化、社区化,探索工业地产、智慧住宅、养老地产、休闲旅游地产等新模式。以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为导向,推进高品质居住小区建设,发展装配式住宅,大力提升住房建设质量。
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倾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地上地下并重、面子里子齐抓,不断提升城市承接力、承载力、承受力。一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按照“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总要求,以城市体检引领城市更新,统筹推动老厂区、老街区、老旧小区等片区化改造,实施一批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工程项目。统筹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市政管网更新改造、绿色生态网络、新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二是加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到 2027 年,62%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扎实推进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三是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城市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与改造,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向广度、深度覆盖。全面建成城市运管平台,加快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动城乡建设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力推动城乡建设全面绿色转型,切实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入城乡建设全过程。一是加强建筑节能减碳。实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既有建筑运营降碳、建筑节能结构优化三大行动,开展省级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城市和低碳片区试点。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应用,推广空气源等电动热泵技术。二是加强行业污染防治。深化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和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23 年,基本实现城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推动建筑垃圾治理和循环利用。三是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按照“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要求,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和绿道建设,完善全省绿道网络,每年新增城市“口袋公园”100个,到 2027 年,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 88%以上。办好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
聚焦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建筑业提质扩量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征程上,要加快建设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造“安徽建造”品牌。到 2027 年,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 2 万亿元。一是做大“安徽建造”产业规模。加快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支持建筑业拓展水利、公路、机场等专业市场领域。加快县域建筑业特色化发展。大力推行“评定分离”,鼓励开展联合体招标。支持建筑业“走出去”,在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设立驻外服务机构。二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全面推行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建筑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生产经营多元化,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服务。持续开展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三是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提升行动,推行工程保函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推进工程款支付担保、预付款和施工过程结算等制度。深化工程建设市场整治,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全面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塑造徽风皖韵的城市特色风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81 个,历史文化街区 35 片,公布历史建筑 5965 处,拥有中国传统村落 400 个。新征程上,要持续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居民记住乡愁。一是理清文脉。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根源之一,在于其丰富、深厚、与众不同、具有独立个性的文化底蕴和文脉。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做到追本溯源,对城市的地质、地理、人文、经济、历史、文物等进行详尽考察梳理,挖掘文化遗存,理清城市文脉,使文化资源立起来、活起来,展现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二是弘扬文化。注重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盘点好各个城市的名人、名文、名师、名戏、名楼等历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文旅产业发展。开展《安徽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编制,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加强对城市形态、城市轮廓、建筑景观与色彩、标志系统等要素的建设引导,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三是兴盛文明。把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精神联系在一起,让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涵养城市精神,释放正能量,让人民群众知道、看到、感到。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品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并与核心价值观养成有机结合。(作者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